青岛大约有14万户小微企业,在纳税和就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缺技术、缺人才、缺管理的“三难”“三缺”问题。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继续给予扶持。”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的难题,成为市“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
小微企业关系经济大势。大企业基本都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 ,小微企业是否活跃,不仅直接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的优劣,也预示了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趋势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小微企业的繁荣,才是真正的繁荣,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小微企业一头连着经济繁荣,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在增加居民收入、激发消费内需、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国内小微企业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最需要资金、政策、技术支持的时候求告无门,只能在无声无息中关门大吉;发展好了 ,壮大起来了 ,不需要那么多的支持了 ,优惠政策和低利率资金却纷纷找上门来。
去年以来,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广大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巨大,不少小微企业简直可以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许多小微企业主反映,他们今年遭遇的困境,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此时,孱弱的小微企业亟需外界的帮扶,但由于小微企业没有抵押,从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寻求民间借贷的帮助,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沙漠中,有时一口水就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对于处于危急关头的小微企业来说 ,哪怕是一股细小的源头活水,一笔不大的资金,也有可能让他们起死回生,熬过经济的寒冬,坚持到春天来临。正如市人大代表、青岛银行董事长郭少泉所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3万元就有可能救活一个企业。
小微企业需要的资金量并不大,但由于财务状况透明度不高、信用积累较低且没有抵押,银行一直不爱搭理它们,而把绝大多数精力用于信誉良好、安全稳定的大企业。这些年来的经验证明,给小微企业减负,虽然头绪繁多,但关键就是在银行贷款和税收减免上做文章,这需要政府出面,银行配合,为小微企业建立“无抵押贷款”机制,扫清它们获得银行贷款的种种障碍。希望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充分认识到当前帮扶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密配合,出台实质性利好措施 ,在这风雨飘摇的经济寒冬,拉小微企业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