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准的初衷是支持小微企业扩大生产,助力实体经济。而据媒体透露,部分小微企业制度松散,存在企业高管把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用于其他用途的现象,即把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用于个人消费和高利转借给房企,并未将资金投入再生产。那么,小微企业转移贷款用途会有什么影响呢?
一是会影响银行信贷信心,使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局难从根本上解决;
二是使小微企业难走出生产小而散、产品粗而低的局面,最终影响实体经济整体转型和产业升级;
三是小微企业转移贷款用途,危及的不仅是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而且还会危害国家宏观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是小微企业转移贷款用途,从表面上看是企业自己的事,但从根本上看却事关国家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环境生态能否优化
中央政府今年非常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多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出台“金十条”,央行也先后两次实行定向降准,意在为小微企业和“三农”释放充足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目前出现小微企业将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用于消费和转借给房地产企业现象,虽不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但从经济发展总体高度看,这种现象无论如何都会转变成一种“感染源”,会引发越来越多小微企业脱实向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定向降准本身带有对小微企业的特殊照顾性质,中央政府看到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也是切中要害的,只有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问题,才能为实现今年经济稳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否则会滋生经济基础不牢、经济增长目标变数多等问题。银行机构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将释放的流动性尽最大可能地投放给了小微企业,但小微企业却“用情不专”,这山望着那山高,将银行发放的贷款不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转移用途,将银行推向了两难尴尬境地,造成贷款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有可能引发银行全面实施新一轮从严控制小微企业贷款措施,对实体经济恢复活力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