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随着多个地方放松公积金贷款政策,个人申请公积金贷款出现高峰,部分城市随之传来"无钱可贷"的消息。有消息称,个人公积金贷款紧张除了申请人数增加的原因之外,还因为部分公积金结余资金被用于支持保障房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可能是否存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马庆斌作出解析。
马庆斌:现在由于整个的国家宏观的调控的影响下,很多地方的政府一方面由于受制于土地财政收入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保障房或者基础设施等等投资的一种巨大的所谓的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动用手边可动用的资源,公积金可以讲是一个比较可用的或者说比较容易动用的奶酪,这种情况应该是存在的。
公积金用于保障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所获得的收益要明显高于个人公积金贷款收益,公积金追求高收益是否可取?
马庆斌:这个情况下,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保障性的资金或者说强制性的资金来讲本身是有它自身所谓的专有的用处的,也就是说一部分资金我们不能用经济的方法来衡量它的收益多与少,而是要衡量它保障了多少人,是不是说应该保障的人。公积金的本意应该是取之于职工而用之于职工。从这个角度来讲,地方政府把这个公积金用于其他的用途应该讲是违背公积金设立的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