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业内人士认为,存贷比监管红线的取消,一方面来说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改革,有助于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有利于银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另一方面,银行贷款规模的放大,有利于更多企业通过银行渠道进行融资。
信贷投放疯涨可能性小
“对大银行而言,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影响不大,但其实这对国有大行正在孕育的改革以及地方债置换,其意义更大。”银率网分析师闫杰分析,新一轮的银行改革需要的是更大的资金运作空间,新一轮的国企改革需要消化或展期大量债务,降准降息都是无法从根本上满足这种需求的。
“而对中小银行而言,取消75%存贷比监管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放贷于中小企业,基于中小企业更大的贷款利率浮动空间,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在未来或有所提高。”宁波银行企业部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银行信贷投放是否会大幅增加,闫杰认为,存贷比考核取消,短期内令银行信贷投放大幅增加的概率不大,不必担心造成流动性过剩。
首先,近期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小幅回升,但依然处于底部盘整,说明实体经济有复苏的苗头,但短期大幅回升或不可期。
其次,经过上轮改革后的发展,银行业的经营渐趋成熟。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0%,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510亿元,同比少增281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依然谨慎,并没有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显著扩大投放规模。
第三,存贷比放开后,不管是监管层还是银行自身,都会对经营风险充分考量,信贷投放规模建立在流动性安全的基础之上,这是底线。
而且,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这样的双重目标和背景,放开存贷比必定会引入巴塞尔协议的标准,实行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作为新的动态监测标准。
存贷双方有更多选择
原来贷存比指标的计算非常简单,主要含义是纳入贷存比的贷款余额与纳入贷存比的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这一指标在我国商业银行由指令性计划向市场化经营转型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限制以单一存贷业务为主要业务的规模扩张和流动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随着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种类的丰富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贷存比指标越来越不合时宜。
“因为只有获取更多的存款,才能发放更多的贷款,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经营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银行,有的银行擅长资产端的投资,而弱于负债端的资源获取,却也不得不被迫加入存款争夺大战,使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陷入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月末、季末、年末的存款大战即来源于此。”工行一位理财经理表示。
普益研究员魏可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除了自有资金,还可以从公开市场进行负债,流动性管理工具越来越丰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必然依靠自有资金。在新的形势下,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等国际通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也许更为有效。“而且,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种类越多越多,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规避贷存比等监管指标的温床,这些创新行为滋生了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增大了中国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对此,监管部门在较长时间内却没有有效的办法,75%的贷存比指标也无济于事。”
闫杰认为,去年实施的存款偏离度指标,和即将取消的存贷比限制,会促使银行转变以往的经营思路,未来银行业的存贷考核会双向动态化。“未来各个银行会根据自身某一时段的流动性,结合动态监测指标,相应调整存贷款利率,银行业目前几乎千篇一律的利率水平会被打破,对储户和贷款用户来说,会有更多的选择。”
银行能力差异愈发明显
业内意见普遍认为,随着贷存比指标的硬性约束取消,银行之间的能力差异会愈发明显,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合作以彼之长补己之短,而非必然陷入同质化的竞争中无法自拔。善于获取存款资源,而不善于管理资产风险的银行,可以通过和其他投资能力较强的银行合作来补足短板。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做出成绩的银行,其负债资源可能并不充足,可以通过同业市场的调剂来补足短板,实现更加专业化和差异化的经营。
魏可分析,未来随着准入的门槛放松和准入限制的放松,没有一家银行能够成为真正的全能性银行。找准自己的核心优势并不断加固,才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当所有的银行都能够依据自己的核心优势来经营,中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脱节危机便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无论再艰难,技术含量再高的业务,也总有优秀者能够实现突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国务院会议同意取消贷存比指标作为硬性约束,但《商业银行法》的正式颁布实施仍有时日。我们获悉,银监会将用一年的时间推进《商业银行法》的修订,争取2015年年底出建议稿。《商业银行法》的修订案的颁布实施可能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