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众多商业银行正遭受着资产质量恶化的折磨。随着上市银行三季报的悉数亮相,不良贷款快速增长的境况暴露在市场面前。据统计,在16家上市银行中,12家银行前三季度不良贷款增速超过20%,更有4家银行不良贷款增速在40%以上。
对上市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推进、息差收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资金成本快速上升、企业及个人偿贷能力下降等种种问题都拖慢了银行的盈利步伐。根据统计,全部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0042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信银行利润增速均为个位数增长。
相比之下,中小上市银行的突围能力较强,尤其在中间业务方面,多家中小银行出现亮点。其中,平安银行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5.84%,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2.2%提升至29.7%;招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增长了72.8%,达到394.93亿元;中信银行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225.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0.58%,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4.33%,同比提升6.01个百分点。
令人注意的是,上市银行普遍面临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根据统计,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四家银行前三季度不良贷款增速均超过40%;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也分别增长了35.52%、35.21%及34.64%。工行、建行、中行、平安、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也较年初增长了20%以上。不良率方面,除了宁波银行较年初持平,其余15家银行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对于这一问题,兴业银行表示,不良贷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或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偿债能力下降。
交通银行解释道,不良贷款仍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是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深化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对银行信贷质量影响的集中体现,并非全局性的、系统性的问题。未来,风险将逐步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从产能过剩行业向上下游行业蔓延,从风险已经集中显现的华东及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可能性加剧。该行预计,不良资产可能还会呈现惯性温和增长。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升”趋势难改,资产质量承压。银行会加大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并释放出拨备,以应对不良贷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