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与此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增速同比仅加快0.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经济增速并没有明显回升,反映着两者之间的联系有所弱化。尽管并非新现象,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种弱化趋于明显。2009—2012年,人民币贷款增加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6319,而1978—2008年期间高达0.9617。即使考虑到贷款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时滞,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两者相关性亦明显减弱。为什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显著弱化呢?
其一,银行贷款受到逆周期宏观调控的显著影响。由于经济走势往往更多地取决于其他深层次影响因素,因而银行贷款的增长变化即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经济走势,通常也难以根本性地扭转既有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贷款增长变化与经济走势之间就会出现背离。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外部需求增长显著放缓、国内经济潜在增长率下滑等严峻挑战,政府加大了逆周期宏观调控力度,应该是银行贷款增长与经济走势之间背离的主要原因。
其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下降也可能导致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联系的弱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需求增速出现不同程度放缓,相应地,重化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问题日渐突出。重化工业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往往较强,并且这些行业的固定成本通常较高,企业即使亏损也仍会竭力维持生产,导致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被低效率使用,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应下降。同时,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货币信贷高速增长,资产价格快速攀升,虚拟经济蓬勃发展,相当部分信贷资金被用于资产市场投机,或者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产生的经济效益自然较低。
其三,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走势出现背离还受到周期性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尽管因一揽子刺激措施出台经济出现过短暂的回升,但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处于周期下行阶段。在经济相对低迷的情况下,一方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一方面又缺乏新的增长点,大量资金投向基础设施、房地产等建设周期较长的领域。同时,企业在经济形势不乐观和预期不稳时倾向于更多地储备资金,导致尽管银行贷款增加,但没有被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鉴于上述原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根据银行贷款增长变化评估经济形势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当然,在上述影响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联系的因素中,不少是阶段性和周期性的因素,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可能会有所增强。但即便如此,未来一段时期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仍然极有可能低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
首先,随着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对经济增长的系统重要性也趋于减弱。2002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为91.9%,到2013年前三季度已经下降至52.1%。随着金融体系特别是直接融资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预计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将进一步趋于下降,相应地,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系统重要性以及与经济增长的联系也趋于弱化。
其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相背离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人民币贷款中流入虚拟经济的比例趋于上升。近年来,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和劳动力、资源要素成本的快速上涨,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发展普遍较为困难,加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内外需增长均不同程度放缓,不少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发展的困难。另一方面,以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蓬勃发展,与实体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人民币贷款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虚拟经济体系追求更高回报。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经济体由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过程中,通常存在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背离的趋势。
再次,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也可能导致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弱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量持续增大,劳动力、能源资源等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明显增强,迫切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真正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从更多地依靠工业向更多地依靠服务业转变,从更多地依靠投资向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转变,从更多地依靠外延式粗放扩张向更多地依靠效率提升转变。
总之,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一段时期,银行贷款很可能都并非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状况的足够好的指标,至少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相比,其误导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判断和评估经济走势时,除参考银行贷款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如用电量、货运量等有关指标,并且,考虑到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下降,必要时应以社会融资总量取代银行贷款作为研判经济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