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熟人”求帮忙贷款买苹果手机,在合肥某高校的小张就答应了,并且一口气贷了5部手机,可没过多久这位“熟人”竟联系不上了。与小张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几名同学,一共被骗贷款20余万。记者了解到,不止是“情感牌”,还有“利诱牌”,专门有人招聘大学生做兼职来“套现”。律师认为,或涉及合同违约、违法。
小张是合肥一高校的学生,去年8月份,其高中一位“关系好”的同学要他帮忙办理一个业务——贷款买手机。这位同学称,办理成功之后,他再将手机卖出去,可以赚回更多的钱,并承诺会按时还贷款,不会给小张带来任何麻烦,只需小张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和学生证即可办理分期业务。
小张介绍,他在合肥淮河路一家手机店先后贷出了5台苹果手机,每个月要还款3545元。可过了两个月却不见这位同学还款。“去他家里也没找到人。”小张说,遇到这种情况的同学还有好几个,四个人粗略估计,被骗金额20余万元。“现在这笔贷款都要我们自己还,要不然还会影响到我们的信用度。”
利诱不法公司招大学生兼职“套现”
昨日,记者来到了宿州路一家手机店内,向工作人员提出要办理分期付款。店内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几家消费贷公司。一家消费贷公司人员向记者透露,现在有不少大学生被骗,不仅是打“情感牌”,还有“利诱牌”。“现在市场上有这样的小公司,专门从事套取现金。”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通常在网上发布所谓的兼职信息,招揽大学生,让他们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以及学生证,安排他们来办理分期业务,成功后给学生200~500元不等的报酬。
去年底,合肥某高校的学生小王在周末从事兼职,就遇到了这样的“招聘”,在办理业务回家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可学生们不知道自己要背负利息和还款的义务。”该消费贷公司工作人员说。
律师提醒
大学生应注意合法使用身份信息
大学生在贷款后,倘如出现没有及时还款,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呢?
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敏称,大学生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在办理了分期付款后,承担了还款的义务。如果在合同生效后没有还款,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同时个人银行征信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在求学时兼职工作,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务必提高警惕,正确合法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熟悉刑法关于诈骗罪以及民法关于合同责任的相关规定,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不法公司“套现”伎俩
1、找熟人,大学生贷款买手机,或网上发布兼职信息,招揽大学生,并许诺一单给200~500元不等的报酬。
2、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和学生证到消费贷公司贷款,到手机店买手机。
3、不法公司拿到手机后转卖套现,然后玩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