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的研究团队和市场团队近日密集接到多个客户询问:民间借贷危机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资金链脆弱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该如何应对?大量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经营越来越难,它们出路又在哪里?国家未来会出台什么相应政策?银行、企业、地方政府分别该做些什么?这些问题分别来自银行、企业和政府部门。
很显然,温州民间信贷风暴已经让市场开始感到极为担忧这是否会演化为一场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是否会与中国经济放缓相互影响,造成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我们要强调的是,有时候危机本身并可怕,可怕的是市场信心完全动摇了,这会导致更多的金融机构过分收缩,引发更大的市场资金“缺血”!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要找到解决办法,首先必须反思问题的根源。在我们看来,“四万亿”刺激政策是温州信贷风暴的源头。这话可能会伤很多官员的心,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四万亿”政策使得中国释放货币的大门洞开,商业银行在中央政策下光明正大地滥贷,2009-2010两年人民币新增信贷超过17万亿元,一下子把信贷扩张提升了一个大台阶。强刺激政策下货币的过多投放,一是为通胀上升提供了强劲动力;二是刺激了全国上下大搞投资“大跃进”,迅速铺开了建设摊子;三是为中国市场的投机炒作埋下了伏笔。
有国内银行界人士也认为,正是因为前
两年商业银行的滥贷,才是这次温州甚至全国潜藏信贷危机的祸首,“商业银行只追求把经营规模做大,而不追求信贷资产质量,这不但未能形成银行之间的有效竞争,反而愈来愈乱,但这游戏规则都是由政府定下来的,不能怪谁”。三年前的强刺激政策打乱了中国经济的内在节奏。有银行内人士称,企业申请贷款1000万元人民币,银行竟可以批出3000万元额度,企业“闲钱”过多自然被一些回报特别高而风险更高的投资吸引;但当中央收紧银根,银行也要限贷,收回来的到期贷款大部分都不再放出去,“现在企业申请1亿元才批出不到5000万元,企业还怎能撑下去?不倒闭才怪。”
在我们看来,如果决策层也私下认同这个根源,那么将产生如下的政策结果:除非全球经济大滑坡严重拖累中国经济,目前偏紧的宏观政策不太可能放松。安邦研究团队多次强调的“紧宏观,松微观”政策,至少前一个政策会得到坚持。
银行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坦率而言,对于上述客户关注的多个问题,在政策上并没有特效药,银行也没有好的办法来规避,因为民间借贷风暴只是一个表象,它是国内金融政策、市场制度、市场参与者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性结果。因此,没有一招鲜的灵丹妙药,不论是银行、企业还是地方政府,恐怕都要做好“中期抗战”的准备,经济下行和信贷收缩很可能是未来两三年的常态。
一般而言,银行和企业现在最合适的策略就是收缩,现在是个保命的时节,除非财务状况特别优异,负债率很低同时又手持大把现金,否则不要进行扩张,当务之急是必须熬过经济放缓、信贷收缩的季节。对于资金链不如国有银行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在收缩信贷、节约资本的同时,还应该通过服务实现差别化。所谓差别化,一是要挖掘企业客户的价值,准确识别风险。如果能挖掘出一些优质的中小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既控制风险,又做了业务,今后环境转暖时将会十分主动。二是要业务差别化。如果能真下功夫开发出一些新的金融服务产品,避免雷同的竞争,这也是紧缩季节的一大收获。
市场还必须意识到,浙江中小企业今年遇到的问题,不完全是紧缩政策的问题,还与形势变化有关:国内成本增高、国际市场需求缩小、中小企业亟待转型升级,都注定了必然有一批中小企业会遭到淘汰。这是中国过去发展廉价、粗放制造产业迟早会遇到的结果。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面对温州信贷风暴,既需要反思宏观政策,又需要探求解困之道。尤其是对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来说,今年都是一个难熬的年份。活着,就是一种胜利!
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