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刷卡消费意识还有待提高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随着这句话日益深入人心,金融服务和产品也成为万千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项选择,使用的种类也从简单的存取款向全方位的投资理财展开,涵盖了保险、股票、基金等多方面。
目前,金融业已经成为重庆市支柱产业之一,本次调查数据也显示,重庆居民具有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重庆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
仅4.8%居民参与个人投资
调查显示,所有的金融服务中,银行储蓄业务是重庆市民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94.2%的重庆市民都使用过储蓄服务。84.9%的重庆市民使用过银行卡,这其中有98.6%都是储蓄借记卡,使用信用卡的只有15%。从这些情况中看出,作为传统的金融业务,储蓄在重庆市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保险方面,过去一年有14.6%的重庆居民在商业保险上有支出,打算在未来一年购买新的保险的有3.9%,另有11.2%的居民表示不确定。品种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意外伤害保险的购买率相对较高。
相对于银行和保险业务,重庆居民的个人投资热情一般,在过去一年,仅有4.8%的居民参与了个人投资活动,4.6%的重庆居民计划在未来一年参与个人投资活动。
已婚市民更看重金融业务
尽管金融服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项服务,但从调查中发现,已婚的重庆市民显然更为喜爱购买金融产品和享受金融服务,尤其是已经有子女的重庆市民,更为看重金融服务带来的财产保值增值的特性。
过去一年购买过商业保险的重庆居民中,男女分布较为均衡,平均年龄37.5岁,多集中于15-44岁之间,其中已婚有子女人群占多数,达到了68.1%。使用银行消费居民中,平均年龄37.4岁,且在15-54岁之间,分布均匀,已婚且有子女者的比例达到了70.8%。
个人投资消费者中,男性占54.3%,平均年龄40.4岁,是3类人群中平均年龄最高的,集中分布于25-54岁之间,已婚有子女的比例也是70.8%。
个人投资者收入最高
调查显示,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消费者中,全时性固定工作群体是最多的,他们大都收入稳定,受过良好的教育。
重庆商业保险消费者以全时性固定工作人群为主体,这类人群占到了57.6%,每月平均个人收入为1827元,平均家庭收入为4500元。
银行消费者中的全时性固定工作人群达到了62.0%,每月平均个人收入为1529元,平均家庭收入为3967元。这也是三类消费者中个人和家庭月收入最低的,从这点上也说明银行业务有更高的普及性。
重庆个人投资消费者中全时性固定工作人群占59.5%,同时在前两类人群中占比相当低的退休/待业人群也在个人投资者中有相当的比例,达到了21.1%。这一类消费者也是收入最高的,每月平均个人收入为2200元,平均家庭收入为5017元。
刷卡消费意识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重庆持有银行卡的居民平均每月使用ATM机自动取款1.5次,平均每月刷卡消费1.1次,而不刷卡消费的比例高达41.7%。
从中可以看出,尽管重庆市民的银行卡普及率相当高,但是相当一部分市民仅仅将之视为传统储蓄存折的延伸。
重庆居民的信用卡持卡率相对较高,达到15.7%,但是这些信用卡中有近五成属于“休眠卡”,即不用或者很少使用的信用卡。这种状况的出现意味着,重庆信用卡市场已经到了要结束“跑马圈地”式的量的扩张阶段,转而要向“精耕细作”的维护阶段过渡。
“跑马圈地”具有外向、粗放的特征,而“精耕细作”的精细化管理则是内向的、集约的运营模式,是针对现有客户资源的深度挖掘,各大银行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现有的持卡客户进行挖掘:首先,可以对持卡客户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信用额度、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等指标将客户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其次,可以针对持卡客户的反馈进行后续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提升客户忠诚度。
通过对现有客户资源深度挖掘,银行可优化已有产品性能,提升盈利能力,培养客户忠诚度,有效控制经营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真正做到“精耕细作”。
股票仍是投资首选
调查显示,在投资上,股票仍然是重庆居民投资的首选,有82.6%的个人投资者购买股票,而基金有25%的个人投资者选择,债券、外汇、期货等投资方式试水的居民则明显偏少。
加强居民的投资意识、普及关于个人投资的知识、畅通居民投资渠道,应该是重庆市个人投资市场取得进一步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