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网购狂欢季。网购大军中,大学生是强大的一支。记者近日采访了多所在京高校学生发现,部分学生为了“任性”血拼,不仅办理了银行信用卡,还在网上注册了各类消费信贷平台账号,有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几乎都用来还款。同时,这一新生事物也引发诸多质疑。争论的焦点一是大学生本就不具备还款能力,最终还是要找家长“化缘”。争论的第二个焦点则是大学生流动性较强,容易造成违约后催收困难。
随着大学生网贷消费渐成规模,其与生俱来的风险也日益显露。这种“风险”,其实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某些不知的大学生,可能就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会陷于失信、违约的困境;再者,对于那些扩张的网贷平台而言,也许会因之大幅拉升坏账率,直至最终造成资金链断裂、业务运转再难维持。其实,倘若参照传统的金融业标准,大学生消费贷款,怎么都算不得是优质业务。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正在一切。
诚如我们所见,作为新兴事物的互联网金融,尚处于蛮荒发展的原始阶段。名目众多、鱼龙混杂的网贷平台,一方面向着传统金融机构所忽视的领域快速渗透,不遗余力地争取大学生客户,就是最典型的;另一方面,不同的网贷平台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为了尽可能扩大市场份额,它们往往会不负责任地拉低审核门槛、扩大贷款额度。凡此种种做法,尽管快速壮大了大学生网贷消费的体量,却也埋下了显而易见的隐患。
现实中,大多数的网贷平台,都缺乏基本的“风险规避”意识和能力。高度线上化的放贷过程,使得针对客户的资质审核、信用评级等等环节,都基本是形同虚设。而另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是,网贷平台并未对接央行征信体系对接,不同平台的后台数据记录也相互孤立——这在客观上给一些大学生留下了投机取巧的漏洞,也无形间助涨了其任性妄为的消费习惯。
总是令人遗憾,网贷平台和大学生客户,谁也不是谁的,反倒可能会成为彼此的噩梦。然而现实的荒诞在于,诸多的网贷平台为了吸引大学生,往往祭出一套性的“青春劝世说”。诸如“我的未来我做主”、“梦想并非遥不可及”一类的营销说辞,一再撩拨着大学生们的消费冲动。于是,在一片“享受当下”的狂欢盛宴中,原本正常的购买行为,也变得可疑而令人担忧了。
或许,即便是性的互联网金融,也该遵循传统金融业的某些经典判断吧。对于大学生客户而言,其无疑更适合被当成是“潜在优质客户”慢慢引导,而不应被草率地视作现时的算计对象与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