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尾,民营银行对存款业务的竞争愈发激烈。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不断“霸屏”,并且出现在“新手优选”、“甄选王牌理财”等显眼位置。
互联网平台也搭上这波热潮,推出“奖励收益”。民营银行或者中小银行依然青睐于高息存款,说明这些银行负债端压力持续存在,且部分中小银行在今年经历了一些风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揽储成本的上升。不过,从目前大部分产品的利率情况来看,仍处于合理区间。
自成立以来,民营银行就受限于“一行一点”模式的掣肘,在负债端资金来源方面面临不小的压力。
虽然通过高利率吸收存款,民营银行的负债端结构有所变化,但是这也意味着民营银行的揽储成本不断增加,如何覆盖高成本并实现盈利成为民营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民营银行的借款端一般是线上的互联网贷款,借款利率比传统抵押类要高,即使资金端成本比较高,息差一般也能保持在4%以上,如在坏账率可控的范畴内,能够覆盖成本并实现不错的盈利。所以目前这些高息的存款产品可以看作是民营银行的一种营销手段。能否长期延续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