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房地产贷款专项检查”冲上微博热搜榜,在明星八卦、热播电视剧的包夹下,它仍然能够吸引足够的关注度,足以说明“房贷”二字有多么牵动国人的心。
提到房地产的相关主体,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开发商和买房人,却往往忽略了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第三者”——金融机构,大多数时候指的是银行。
没有哪一个开发商开发项目能够绕开银行,也几乎没有哪一个买房人的交易离得开银行。
我们常说资金流进房地产的大池子,于是乎水涨船高,房价飙升。
我们也知道,调控的手段千千万,最终还是得落到信贷政策上。
在这个环节里,谁的角色最重要,也就显而易见了吧。
一、专项检查,早就该展开了
这里我们就要先说说这个主体——银行。
其实今年以来,银行因为“涉房资金”这个问题被警告过不下一次了,罚单开了一张又一张,文件下了一道又一道,为什么只见监管一再升级,而不见情况有所好转?
五个字:无利不起早。
一些银行哪怕顶风作案也要把资金往房地产这个行业里砸,难道是为了做慈善吗?
一个粉丝留言表示:希望查一下银行放款的捆绑销售,去年买房办了某银行的贷款,手续办完一直不给放款。银行经理说因为办理该银行的业务较少优先级较低,需要等一段时间。最后房主等不了那么久,这位粉丝只能买了该银行的保险业务,六千块花出去,三天贷款就到账。
也有其他粉丝表示,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可见,如果不是有利可图,为什么银行违规输血房地产的行为屡禁不止?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33家上市银行,2018年的涉房贷款余额合计28万亿元,在总贷款中的占比接近32.7%。
其中,个人房贷总额近23万亿元,较去年初增长15.6%;对公贷款项下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也接近5.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2%。
两个解读:
1、个人房贷在银行信贷投放中所占的比例极高,达到25%以上;
2、尽管近年来国家一直在严控房企融资渠道,但2018年上市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总额却依旧逆势增长。
那么接下来,在银行这条线上,会有哪些动作被逐步启动呢?
1、房贷规模大的、房贷业务风险大的、和高负债房企合作密切的、和交易火爆楼盘合作的银行都将被严查,高压持续。像上文中粉丝提到的房贷捆绑销售的行为,也会受到严格的管控,这对想要贷款买房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2、可能会收紧个人住房贷款条件、额度,尤其是房贷利率可能将重新上升,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资金也将受到严控,以避免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其实,房地产调控的矛头,始终是对准炒房者的,但现在看来却很可能伤及刚需。
二、房企融资收紧,是有可能推高房价的。
接下来这条线——房企,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因为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收紧,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房企。
参谋长看到这样一条粉丝留言:“开发商是老百姓住房的提供者,不给开发商贷款,也就限制了开发商拿地和盖房的投资力度和进度,也就会使得住房越来越紧缺,房价越来越高……“
但是对于这个看法,也有更多的人表示反对。
参谋长怎么看待融资收紧对房企这条线的影响呢?
首先“开发商融资收紧会推升房价”这个观点,在刚结束不久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也有专家表达过,逻辑和上文的粉丝类似。
专家认为,短期来看应该看到融资收紧的风险。这意味着供给侧收紧,在需求既定的情况下,对未来房价有抬升压力,对房地产供求平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参谋长认为,“房企融资收缩”其实有两条理解路径:
第一条就是,融资收缩,房企必须靠减少拿地和盖房来应急,的确会出现一小波供应收缩的情况;
但是另一条则是长期影响,融资收缩使得销售回款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以价换量”的现象将首先在市场降温的城市出现,随后可能进一步扩大范围。回款压力增大,房企只能通过牺牲部分利益来断臂求生。
其实,这第二点影响,才是政策的初衷:倒逼相关城市和房企降价,进一步挤压房价泡沫。至于现实会如何发展,我们大可以保持关注。
三、买房贷款,可能难了!
最后说到房贷专项检查所关系到的最后一个主体——买房人。要说这次检查与此前的多次清查罚款行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明确了对个人住房贷款也要进一步收紧。
那么下半年,在贷款这件事上,买房人可能会受到哪些影响?
1、房贷利率上调。这其实已经是当前的一个大趋势了,尤其是二线城市,居民的购房成本大概率会直线上升。而参谋长在《注意,这32个城市被点名!房价将......》一文中提到的城市又要格外注意,可以参考文章复习。
2、放款周期加长。部分热门城市只要手续齐全,7天就能放款的美好时光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买房人要做好等款一两个月的心理准备。
3、贷款门槛提高、额度降低。监管层加强对房地产资金的监管力度,银行也会对自身的房贷额度进行调整,传导到个人房贷这个环节,就意味着贷款资格的审核、额度的把控都会变严。买房人要尤其注意自己的征信状况,在买房过程中也要对资金进行充分的评估。
一系列金融监管手段分析下来,这个政策走势是大概率要伤及刚需的,无奈房价过高、居民杠杆率上升过快,为了避免更大的风险,刚需也只能被部分牺牲。
不过说到底,房价能真正降下来,才是对刚需最大的利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