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上)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风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风险是指农信社在面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使该业务的实际收益与效果与预期发生背离,有蒙受损失的可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在开办过程中蕴含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主要是指借款者逾期不还,造成贷款坏账,资金损失。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务来讲,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风险要大的多。这是因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是向农户提供短期劳动资本贷款,其贷款类型和区域都比较集中,这种小范围的同质的客户群体会局限了风险分散的潜在能力。再加上一般没有抵押品,这就使得客户违约后的强制执行变得没有保障,信用风险高于传统业务。
2.自然风险。农业是弱质产业,增收潜力不大,其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明显,农业收益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风险系数大,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造成的损失必然会转成信贷资金风险。
3.市场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小生产的盲目性很容易使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趋同,加上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技术和水平落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较高,农业生产经营时常出现相对大的市场风险。此外,近年来农产品供求趋于平衡,一些传统低值的农产品已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农民收入缓慢,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农户有心守信却无心还息,又增加了小额农贷投入风险。
4.操作性风险。农信社在办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时履行以下程序:调查摸底—确定贷款户数—资信评定—核定贷款数额—发放贷款。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艰巨性与农信社机构、人员相对较少的矛盾。在资信评定方面难以把握各户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户的年收入情况更加难以确定,在放贷以后,对贷款户的贷款使用情况无暇逐户跟踪调查,有的信贷员把评级、核贷建立在自己的经验、印象上,贻误了工作;有的把一些重要的基础工作交给村干部代劳,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偏离贷款运行规律和准则。
5.协变风险。这主要是指由于借款用户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相同或处于相对集中的地理区域而产生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还款困难,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总体运行。比如,一旦所在地区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大量贷款农户可能同时发生违约,这将给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带来沉重的打击。
在以上几种风险中,信用风险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生的危害最大。因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凭借农户的信用发放贷款,农户信用的好坏自然成为影响贷款回收的关键。然而,在当今社会信用缺失,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农信社对繁杂的农户资料的处理又尚未实现电子化管理的情况下,这一业务特点成为了引发风险的重要根源。对于申贷人而言,主要是其信用评估难,信用跟踪难,信用约束难。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借款人的信用意识淡薄,债务的严肃性的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因此,信用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的难点与重点。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信用风险作用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经营的全过程,只有及时、准确地发现信用风险的原因,才能防范和化解风险。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普通贷款业务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引发其信用风险的原因也有着众多独特之处。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一种个人信用贷款。
农户办理贷款不需要提供抵押担保,是以个人信用向农信社申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属于个人信用贷款,就需要一个相应的适用于个人的信用制度来对其进行管理和制约。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农村地区信用制度缺失,没有建立起个人信用记录、信用账号之类的信用体系。正因为如此,农信社难以通过信用手段对其进行制约,因而承担了较大的信用风险。迄今为止,许多农信社甚至还没有涉足电子化信息管理,缺乏高效率的电子管理技术,农户的信用资料收集登记还处于人工处理阶段,这又是一个信用贷款拓展上的制约因素。
2.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对象是农户。
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是发放给具有劳动能力、有小额资金需求的农户,从而增加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农信社的支农作用。以现有条件来看,在主观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农户自身的自觉性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象是农户,这是一个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他们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对利率变化、财务政策缺乏了解,对市场信息的获取渠道也不够畅通,信息闭塞,这无疑会影响他们资金投向的获利能力,在客观上造成了今后还款能力不足的可能性。这些问题也将转化为一定的还贷风险。
3.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量大、单笔金额小。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面向农村地区广大的农户发放的,由于目标群体庞大,因此其业务量远比普通贷款要大。但同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每笔业务金额又较小,我国目前的额度大多是在1万—3万元左右。农信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逐个收集农户资料,进行审查工作:再加上跟踪、贷后管理等工作,相对于所承担的风险,其推行成本相对较大。
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样小额度的基于信用发放的贷款,需要一个成熟、高效的法律环境相配合。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这方面的法律程序非常简单,只要证据确凿,在极短的时间里法院就会对此做出公正的判决,贷款拖欠人将得到制裁。而在我国,信用制度不健全、人们法制观念不够强,这些都给信用贷款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加之,农信社对电子管理手段的缺乏,面对庞大繁杂的业务,很容易影响工作的质量和对农户信用评估的准确性。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4.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资金用途大多是投入农业生产。
农户在取得贷款后,一般都是将其投入到种养殖业等农业经济中。与非农业不同,农业经济在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整个生产过程都处于一定程度的风险之中。因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了面临和非农业一样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等,还要承担来自自然再生产过程可能带来风险的压力,接受双倍风险的考验。
5.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区域是农村。
在农村地区,“羊群效应”较为明显,因为农民虽崇尚示范,但也易于跟风转,使得风险扩散很快。这样,如果有人拖欠贷款,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业务拖欠率的提高或者是客户的大量流失。
三、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
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信用风险状况越发成为影响农信社资产质量、经营风险以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回收率高低、放贷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为了尽可能防范和规避农村的信用问题及由此引发的信用风险,农信社有必要在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时建立健全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风险预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