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25年后的今天 国产化比例已提高到90%
据小编了解今天,2016年9月8日,一汽-大众25周岁感恩之夜将在长春一汽-大众第一工厂正式举行。站在这个历史节点回望一汽-大众走过的25年,从合资协议的签署到累积超过1200万用户,从厂房的第一铲奠基土到建立具备全球领先的四大生产工艺车间,从第一辆捷达下线到为国家累计缴纳税金超过3500亿元,从中外双方从陌生的接触开始,到为4万名员工提供工作岗位,并建立起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过往的种种艰辛锻造出了今日的一汽-大众,而这个站在行业前端的合资巨人今日也正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目前所能达到的最新高度。
中国汽车时代重要的推动力量
“一汽-大众是中国汽车时代重要的推动力量”,9月7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张丕杰在面对媒体时做出了这样的表达。
作为中国主要的合资汽车企业,今日的一汽-大众以高标准的生产与管理带动了国内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汽车工业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全行业质量意识的提升。
当1991年第一辆捷达下线时,全车零部件基本采用CKD零件组装,国产化率不足10%。而到了25年后的今天,大众品牌的国产化比例已经提高到90%,中国国产零部件水平随着一汽-大众的不断进步提高而得到了同步提高。
2015年5月18日,一汽-大众长春EA211发动机项目一期正式建成投产
再比如说冲压机的例子,从2000吨冲压机到现在8100吨高速智能冲压机,一汽-大众全部采用的是济南第二机床厂制造的产品,通过与国内其他行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出了中国制造的“升级版”。
一汽-大众在25年的高速发展中,还培养带动了一大批供应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据了解,一汽-大众300家本土供应商中,90%以上是随一汽-大众发展起来的——这些从当年“小作坊”成长起来的现代零部件企业,如今的用户群已不仅局限于一汽-大众,其中如福耀集团等代表企业,更是已经发展成为面向整个行业,甚至跨出国门的业内强者。
“四大工艺”打造完美制造
我们知道,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有四项关键性的工艺流程: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这四大工艺一汽-大众目前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典范。
首先在第一道冲压工序上,一汽-大众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以确保冲压技术的精密、多功能、高效节能和安全清洁。对于每一个冲压件和零件的加工,一汽-大众贯彻始终如一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每一个部件一丝不苟的精神,确保了每一辆车在生产过程中都具有足够的技术保障。
为了保障车身安全,一汽-大众在焊装车间采用了大量焊接机器人和业内领先的激光焊接技术,使得车辆结合精度大大提高,减少了车身在运动形态中的变形,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车身刚度和强度大幅提高,在提升车辆安全性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行驶噪声。
一汽-大众焊装车间
同冲压、焊装、涂装三道工序相比,一汽-大众的总装车间亮点最为丰富。
一汽-大众的总装车间采用模块化装配工艺布置,分为驾驶舱、前围、动力总成和车门四大模块,“高柔性化”设计可以实现两大平台三种车型的任意比混装生产——也就是说在一条生产线上前一辆驶下的车型如果是Q3的话,那么后一辆待装的车型则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CC。而一套完整、周密、科学的测试体系,在保障产能提升的同时,确保了从一条生产线上驶下的每一台新车都能得到同样严格的质量把控。
没有春天的播种 哪有秋天的收获
不论多么完美的工艺设备,离开优秀的员工都将无法发挥应有的效应,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汽车企业,一汽-大众深知“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的道理。凭借强大的人力资源体系,一汽-大众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汽车人才,为其今日实现稳健、高速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张丕杰表示,一汽-大众培养出的员工,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品质人才。这只人才队伍除了专业能力是高品质,传承的文化也是高品质,得到的技能训练也是高品质。
一汽-大众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漆面色差检验
通过培训部技术培训、核心人才开发、员工能力发展、生产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综合的体系培训,一汽-大众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汽车人才,不仅成就了自己业界“领军者”的地位,还承担起为中国汽车行业输送人才 “造血”功能:
青岛分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高大伟,起初只是一名一汽-大众普通的机电技工,通过一汽-大众的多渠道培训体系,最终成长为了执掌总人数超过6000人的焊装车间的创新型管理专家,被外方合作伙伴尊称为难以置信的“中国力量”。
这样的例子在一汽-大众中可谓比比皆是。几年前一汽-大众的一名科长,现在已经是北京一家4S店的总经理;曾经一汽-大众的一名工程师,现在已经成为长春某英国独资汽车配件企业的高级技术总监。
在CSR的路上没有终点
一汽-大众重视自身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汽-大众还是一个“社会人”,拥有着对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推卸的应尽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企业社会责任(CSR)。
2014年12一汽-大众正式提出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这项战略以打造“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典范”为目标,致力于在运营、行业、产品、员工、生产环境和社会公益等6个维度实现全面提升,在“绿色环保”、“交通安全”、“社区建设”、“灾害救援”等4个方面全力发挥作用。
一汽-大众青少年足球训练营的小球员们
在绿色环保方面,一汽-大众全力打造环保汽车,推行绿色驾驶、绿色出行理念,同时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目前,一汽-大众华南基地是全国唯一获得“绿色工业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的汽车生产基地。
在交通安全方面, 2013年一汽-大众启动 “儿童安全行动”社会公益项目,截至2015年底已走过全国12个城市,向社会捐赠了2000多套儿童安全座椅。在社区建设方面,一汽-大众发起奥迪“童梦圆”公益项目,已经在西部地区开设了140个学习中心,组织举办了近万场次活动,同时携手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在8年时间内建立了14所希望小学。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走过25年历程的一汽-大众,如今不论是在制造工艺、质量把控、人才培养、企业社会责任还是对于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上,都已经成为了行业翘楚。不过罗马不可能一天建成,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张丕杰在25周年庆典的前夜向我们道出了一汽-大众长盛不衰的秘诀。
首先,一汽-大众的成功发展得益于体系的支撑。张丕杰表示,一汽-大众的体系是全体员工利用中德双方两个母公司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用25年的时间搭建而成。
一天天的精心积累,令一汽-大众不存在太明显的短板,从而成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中一家能够取得稳定进步的企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汽-大众对25年来各界的信赖与支持心存感激
其次,是一汽-大众所拥有的一套完整、标准的制度和流程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张丕杰表示,在一汽-大众内部如果出现问题,所有人都会习惯性地先去寻找在哪些流程上出现了错误,哪些人没有按照流程办事,日积月累下来制度和流程就成为了公司健康发展的保障。
第三,是一汽-大众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企业经营方针。25年来德国大众在质量方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中德股东双方的工程师文化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好的沉淀和传承。张丕杰坦言,在一汽-大众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有无数的难题需要解决,有无数的矛盾需要平衡,而决断这一切的基准和底线,就是质量至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德股东双方的全力支持,在生产工艺、人才培养、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尽职尽责,助推一汽-大众在过去25年里创造了太多传奇。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矢志不渝的决心和动力,更造就了一汽-大众今日在中国汽车工业中无可替代的位置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