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普及下年轻人变得更穷了的话题。
由于缺少经验、资历,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收入水平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年轻人变得越来越穷”的说法听起来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如今的年轻人大多拥有了更高的学历,掌握了更丰富的资源,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怎么还会越来越穷呢?然而,这的确不是空穴来风,“青年贫困”已经成为全球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头疼的问题。
不久前,英国卫报对此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除澳大利亚外,在英、美等几个经济体中,年轻人的收入增速远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并且这些我们称之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群体,相比他们父辈年轻的时候赚得更少,也就是说,代际之间财富鸿沟显著。
“青年贫困”问题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就深受其困扰。2012年,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的统计,台湾未满30岁、30至34岁、35至39岁三个组群的平均年所得,都低于15年前的水平;同样,香港《各世代大学生收入比较研究报告》指出,按通胀调整后,不同年代的大学生无论在起薪点或及向上流动的加薪速度,均有明显下降。
香港各世代大学生收入比较
还值得关注的是,“青年贫困”问题除了反映代际间的差距外,年轻人群体本身也确实出现贫困化的倾向。比如早已引起重视的“工作贫困”(Working Poor)问题,大多数年轻人能够获得一份谋生的工作,勤奋努力不懒惰,但是收入却不尽如人意,甚至陷入贫困。比如在台湾,22K(即2.2万)月薪问题是台湾年轻人、媒体、政客经久不息的焦点——年轻人拿到大学本科学位或技术专科学院的证书后,起点月薪平均只有22000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500元),且多年里不见起色。
“青年贫困”全球蔓延,中国大陆年轻人的压力也不小
中国大陆尚无对“青年贫困”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因此缺少详实的数据供参考。但仿照英国卫报的做法,我们可以简单地对比应届毕业生平均薪资增速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难发现,在2012-2015年,刚毕业大学生工资的整体增速赶不上社会平均水平。不去考虑大学毕业生起薪低的问题,这个群体的工资增速没有和社会整体亦步亦趋,已经说明了存在“相对贫困”的问题。
除收入外,种种现实问题也表明,国内年轻人并不轻松。最典型的问题是就业困难,有学者根据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所有年龄组中,城镇16-2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为9.48%,远高于其他年龄组。这一表现和国际“接轨”,国际劳工组织的报道发现,2008 年青年(15-24岁)的失业率是12.1%,高于全球5.8%的整体失业率。
此外,那些背井离乡到异地求职的青年人,如果家庭给予的支持不足,那这些人几乎算是“白手起家”,每月不多的工资还要用来满足基本的住房、饮食等。据某房屋租赁公司估算,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城区房租与收入比高达40%,而杭州等二线城市局部地区的房租收入比也已高达30%以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经济学家何帆判断认为,“生于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是最幸运的,大体来说,这一代人完全可以靠个人的努力,获得理想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但80后和90后已经开始感到巨大的压力。从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感受到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导致社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差,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渺茫。
“资本为王”或为“青年贫困”的原因,而在中国不可忽视“财富门槛”放大了这种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在评价英国卫报的报道时,认为年轻人之所以会变穷,是因为“劳动的回报永远跑不过资本的回报”。这个观点引述自法国经济学托马斯.皮凯蒂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此书一经出版就在经济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在收获拥趸的同时,也引来不少质疑声。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角度,这一命题或许成立,“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让没有什么资本的年轻人失去了竞争力。
在中国,“资本为王”影响年轻人收入的现象也存在,并且金融市场不完善产生的一系列“财富门槛”放大了这种影响。提到年轻人的生活水平,离不开谈购买力,如今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以及高涨的房价让年轻人的购买力跟不上“拍”。只要手里的资产回报率够高,就能跑得过通货膨胀,然而,现实中,高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方式和手段抵御通货膨胀,而低收入群体的年轻人则相对劣势。学者孔祥利等人的研究发现,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形成了规避通货膨胀的财富门槛,富人才有资本谈保值增值,而通货膨胀又在事实上提高了这种财富门槛,进一步加大了收入差距。
另外,当金融市场不完善,不少富人找不到优质资产抵御通胀,转而只能选择能保值增值的房地产。过去几年,房地产价格不断飙升,形成了“投资门槛”,明显地拉大了贫富差距。而在中国,年轻人是购房的主力军,在高的房价收入比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需要“啃老”倾三代之力,才能够买的起自己的住房。
需要消除壁垒,促进年轻人向上流动
在当下的社会里,还存在不少门槛,拦住了年轻人的“中产之路”,比如收入不平等、通货膨胀、房价上涨等有可能还将持续。因此,必须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给予年轻人实现有限收入保值增值的机会,不然年轻人购买力缩水,仍将扩大与高收入阶层的差距。
英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帮助青年人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性,在2011年发表了《开启大门, 冲破障碍》 ( Opening Door,Breaking Barriers)白皮书,其中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了 “基础” (5岁以下) 、“在读” (5-16岁) 、“过渡” (16-24岁) 及 “成年” (24岁以上) 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政府都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帮助处于弱势的群体,实现向上流动。这一意识和举措都值得借鉴。
“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该有成功的机会”,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解决“青年贫困”问题远不止保障就业这么简单。
以上就是小编本期为大家准备的“年轻人变得更穷了”下的圈套”信息,一手资讯随时掌握,欢迎关注小编这里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