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本应是经过了蛰伏的寒冬,百废待兴的时候。
“今年贷款太难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赴广东沿海地区调研,一位广州当地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张华(化名)向记者抱怨,利率升高已经让该企业大幅缩减了经营开支,“原有福利、员工薪资奖金、营销展会开支费用都已进行缩减,原本领导还有企业扩张的计划,现也暂时搁置。”
“以我们公司为例,前两年银行贷款利率还能拿到6%-7%,年景好时5%也有过,今年我们最大的银主平安银行给的利率是8%,给与我们有关联的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是11%-12%,比往年明显升高,而且预期还要上涨。”张华说。
这并非孤例。北京一家评级为AAA的央企,去年钱荒时获得的贷款是基准利率下浮10%,现在也要基准上浮5-10%。“据我所知,往年只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较快,大企业的贷款利率今年也普遍升高。”该央企财务人员说。
“基准+点”的报价或流于形式
无独有偶,中信银行广州地区一位对公业务客户经理透露,“我们一般是风控部门拟定利率下限,计划财务部针对具体情况‘一单一审’,但肯定比以往高出很多。听说今年广州地区很多银行对公业务上浮20%也不一定能放款。”
多位银行业人士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工行深圳地区员工表示,目前大企业贷款一般为基准利率,中小企业基准上浮40%。
“不少银行预计今后银行付息成本会大幅上升,因此提前做好准备。现在资质较好的小微企业其贷款利率是基准上浮30-50%,但如果没有可以变现的抵押物和担保,财务报表还不是很完整,那利率很可能上浮200%。”这是一家股份行近日给该行小微客户财务人员的答复。
根据去年6月一组数据,彼时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国有大行定价一般在基准利率上浮15%-50%;城商行上浮30%-100%;股份行介于两者之间。
一位国有银行中小企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付息成本急剧上升,存款拓展压力升大,银行无款可贷或将成为常态。”如今银行关心更多的不是抵押物,因为小微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是经营收入,银行更关心其还款能力、经营是否正常、是否有还款意愿等。
事实也是如此,汇丰银行广州地区员工告诉记者,今年开始该行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已由原来的9折上升至基准的1.1倍或以上。但影响最大的是每笔贷款都要上报总部审批,最终以“价高者得”的竞价方式下放。
“这种方式无疑将大幅推升企业贷款成本。”上述汇丰人士认为,采取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银行缺存款,以此才能使每笔贷款的发放效率最大化。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已经没有基准贷款利率了,企业还没有感受到,以后恐怕不会再流行基准+点这样的报价了,资金价格波动太大,银行也基本是每季度、年度复核,公司部拿到的成本也延后于市场。”这种说法得到了一些监管层人士的认可,并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银行对于贷款定价的心理预期。
去年7月19日,央行正式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央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般贷款利率极少有下浮的,如果单以贷款利息为收益,下浮20%就不赚钱了。即使是全面战略合作的大客户,利率下浮空间也很小。有企业提出7折利率要求,但最后批出来很少。”中国银行一位资深授信评审部人士如是说。
企业付息负担加剧
对于煤炭、钢铁、石化等产能过剩行业,银行风控部门会更为谨慎。上了黑名单的还有“拆船业”,即收购报废船舶并拆卸,卖出废钢。该行业在广东沿海、长江中下游较多,且主要取决于钢铁价格走势。“这几类行业的公司类经营贷款几乎已经贷不出,现在都是房产抵押贷款,且利率较此前明显升高。”广发银行风控人士透露。
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各种“宝”搅局的特殊时期,存款利率的上升显而易见。“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流动性紧张、揽储压力剧增,已有几家股份行在部分地区将存款利率上浮至上限,即基准的1.1倍。”中信银行总行人士表示,已有数家银行将存款利率上浮5%-10%,但仍感觉不解渴。
光大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盛宏清指出,根据其对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利率市场化一般会有两方面表现:一是利率波动幅度较大;二是利率水平整体上升。
“就跟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作用一样。银行活期利率是0.35%,但货币基金收益达4%-5%。现在银行整体负债成本,国有大行约1.8%-1.9%,股份行2.5%-2.6%,就是靠活期存款利率拉低平均水平。”盛宏清说。
他同时提醒,目前企业付息负担较重,且去年新增贷款不到9万亿,而社会融资17万亿,5.6万亿的利息支出占新增融资的60%和35%。过去影子银行的融资期限一般是两年、三年期,所以今明两年仅利息支出一项就占了企业新增融资量很大一部分,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流动性宽松适于发债
央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李思敏日前在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举行的广东省会员服务活动上指出,银行间市场已成为广东企业最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截至2014年1月末,已有167家广东企业累计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532期,融资总额6123.8亿元;1月末各类债务融资工具余额3039.6亿元,同比增长7.8%。目前广东企业对银行信贷融资的依赖程度仍较高,直接融资相对规模偏低。2013年,广东债券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仅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
不过,随着银行贷款成本的上升,不少企业更青睐于转投银行间市场进行“发债”融资,已有较多原本计划借贷的企业咨询发债流程。交易商协会近期亦将下发有关银行间市场发债流程及规范的手册。
以去年第四季度通威股份公开发行5亿元公司债券为例,期限5年。如果通威一直维持5.98%票面利率,与5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相比,每年能节约210万元利息费用,5年能节约1050万元。
本周已是央行连续第三周正回购回笼资金,隔夜品种维持在2%左右,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维持宽松,短期资金利率保持低位但波动加大。根据每周更新一次的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曲线,本周1年期AAA级、AA级企业债券的估值分别为5.69%和6.32%;5年期的AAA级、AA级企业债券的估值分别为6.04%和7.05%。而根据央行2014年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基准利率为6%,3-5年期6.4%,5年以上6.55%。
盛宏清预期今年上半年,央行的整体基调将保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和适度,这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债市融资创造良好条件,他建议如果企业有条件发债,现在是一个较好的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