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上半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主要用于个体工商户的个人经营贷款)达到1.8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18亿。
据日前工行年中工作会议上消息,2013年以来工行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着力提高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全社会信贷资金余额已达到68万亿元,每年提高信贷周转率0.1次,即约缩短贷款平均期限1个月左右,则相当于通过存量周转多增加贷款6—7万亿元,信贷周转和结构调整的空间非常巨大。”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位负责人解释,对工行这样一家拥有8万多亿贷款的信贷大行来讲,如果每年贷款的周转率提高0.1次,就相当于通过存量周转增加贷款8000亿元。2010年至2012年工行当年贷款累放量分别是新增量的5.65倍、6.82倍、8.02倍,贷款周转的加快有效带动了贷款累放额的增加。今年上半年,工行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4853亿元,增长6.1%,比去年同期多增342亿元。同时,贷款的累计发放量达到4.34万亿元,同比多放7446亿元,增长约30%。
从上半年新增贷款的投向来看,工行支持了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13年上半年上述领域新增的贷款余额占到公司类贷款增量的95%,贷款余额较2010年翻了一番,占公司贷款余额的比重已超过50%;突出支持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上半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主要用于个体工商户的个人经营贷款)达到1.8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18亿,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贷款客户达到了59.5万户;突出支持了合理的消费信贷需求,上半年工行新增银行卡融资、消费贷款等个人类贷款2518亿元,为拉动消费、改善民生提供了金融支持。
这名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半年工行将通过加强增量贷款与存量周转规模的统筹配置、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等措施,进一步盘活资金以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这其中,工行将继续深挖四大新市场中的潜力需求,特别关注节能环保、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等领域的需求,特别关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需求,完善适应这些行业发展规律的信贷政策,创新适应这些领域客户发展需求的产品。工行还将采用增量安排、存量调整及研究发行债券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城市棚户区改造、旧城(城中村)的城市改造等项目,并提供相应的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