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31日,四大行当月的信贷投放总量仅2100亿元左右,接近今年2月的较低水平。业内人士普遍推断,按照目前四大行信贷投放量一般占全行业32%这一比例来看,7月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仅6000多亿元,不足7000亿元几乎已成定局。
虽然央行前日通过7天期逆回购操作,向货币市场注入170亿元人民币,但这五个月来信贷最低投放似乎还是在人们意料之中,随着未来信贷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银行对于市场的审慎,企业获得融资的成本将进一步升高,转战境外市场获得资金或许不失为一条捷径。
申银万国的调研结果显示,截至7月28日,四大行当月信贷投放仅1960亿元,且第四周内,四大行信贷投放总量呈现出负增长。这意味着,7月末,银行贷款不但投放缓慢,在大量贷款到期、资金回收的影响下,信贷总量较前三周约减少了260亿元。
与信贷规模减少相对应的则是企业越来越难以获得贷款支持,有消息称浙江110万家企业,仅有不到10万家能够获得银行贷款,而这10万家企业还有许多是因为此前的业务关系在银行做了贷款展期,每年新增的客户更是少之又少。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31日召开的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强调,“要通过调整信贷结构盘活存量,通过改善信贷投向优化增量。”具体来说就是要调整贷款结构,让资金更多的转投实体经济。
然而在调整的过程中,银行业务要一笔一笔做,企业资金需求却是每时每刻都有,拓宽企业的融资途径则是最为简单并且有效的解决融资难的办法。
花旗集团分析师加里?拉姆说:“由于内地市场流动性收紧,我们预计更多企业的筹资需求会在中国境外尤其是在香港得到满足。”拉姆又说,在国际上表现活跃的中国大型企业也将境外借款视为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的途径之一。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一名高级分析师也表示:“尽管内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我们预计内地企业将参与更多的跨境贸易、投资和收购活动。香港的银行将为这类活动提供重要的融资服务。”
有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中国内地企业从境外得到的贷款数量一直在增长,虽然近几月增速有所放缓。不过,分析家和银行家预计这一增长将开始再次加速,部分原因就是6月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利率飙升导致内地借贷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