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一纸专利企业贷得1亿元
2013-02-01
一纸专利,能够贷款1亿元!在武汉,这并非传说。昨日,记者在东湖高新区采访了解到,至少有8家股份制银行深入光谷腹地,各家银行在此布局的支行总数达到了23家。
一纸专利换回1亿元贷款
“的确竞争得厉害。”昨日,谈及银行业在光谷的竞争,汉口银行、光大银行、武汉农商行等多个银行光谷支行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记者留意到他们的名片上,大都包含“科技支行”几个字。据东湖高新相关部门的统计,已经入驻的银行支行,已经达到了23家,不少银行在光谷甚至设立了两个支行。
湖北省银监局透露,目前9家科技专营机构在光谷安营扎寨,6家商业银行成立科技专营团队,60家创投机构、9家担保公司落户关谷,这里成了中国科技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大家争夺的,是光谷的2万多家企业。”几位科技支行的人士介绍。
众多银行以科技的名义入驻,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福利?光谷辖区企业全真光电的经历,具有一定代表性。近几年来,这家高科技企业,在国内外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
企业虽然手握行业领先的技术,但本身却轻资产运行,没有资产抵押。武汉农商行科技金融中心的徐超告诉记者,对于注重风险管理的银行业而言,发放贷款就会显得谨慎,“这在科技型企业中是个通病”。“科技支行”的设立为科技企业找到融资方式,在对全真光电一项核心专利进行评估后,该公司获得了武汉农商行1亿元的贷款。
受益的当然不止全真光电一家。据监管部门的统计,截至2012年9月末,东湖示范区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5亿元,比年初增长54%。
迎合企业推个性金融产品
科技支行在金融产品上的创新,并不只专利质押这一种。
银行集中入驻带来了竞争,其结果就是产品的创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光谷已经出现了政府主导的集合贷、银行主导的园区贷、专利质押、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形式。
光谷集中了多家合同能源管理企业,他们主要为宾馆、商场等场所提供节能设备,通过分享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获利。目前,光大、兴业和武汉农商行都推出了相关金融产品,这些企业只需发展市场,设备的资金则由银行负担,企业只需要设立一个三方共管的账户,将节约的能源费作为还款来源就行了。
作为节能服务商,去年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就获得了光大银行5000万元的贷款。
光大银行光谷支行的刘炜介绍,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特点,金融产品的研发,还会结合单个企业的个性化服务。
探索“硅谷银行”之路
尽管各家银行扎堆光谷,希望掘金科技型企业,不过,很多业内人士也坦承,这类业务相对传统业务,银行的风险要大得多。
“科技企业吸引银行的地方,表现在企业的高成长性上。”刘炜表示,伴随高成长性的是高风险,“比如,企业的技术在业内到底占什么地位,银行很难判断。”
事实上,科技支行也有难题,如何获得好的收益。
对此,多位银行人士表示,科技支行的想法是深度介入企业的成长,为企业提供长期的金融服务,成为企业的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商。去年,武汉农商行针对全真光电的金融服务进行了延伸,为公司在黄陂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4亿元的融资服务。
刘炜表示,就光大银行而言,收益甚至是可以联合光大集团的光大金控、证券等机构,介入到企业的股权交易中去,之后再参与内部的利益分配。
而业内人士介绍,这实际上就是美国硅谷银行“银行+风投”的模式。
上一篇: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前景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