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金改的大版图上,深圳前海或将扮演“排头兵”的角色。
近日获悉,前海人民币双向贷款细则有望于12月出台。
市场早已闻风而动。“港资银行招聘人民币跨境业务客户经理,待遇从优”的广告随处可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9月底始,了解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人士忽成香饽饽,粤港两地猎头公司在市场上四处搜罗。而这一切,与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提速密切相关。
市场预期,未来或将有超千亿人民币流入前海,不少金融机构已经抢先进驻,前海企业有望直接受惠于香港低额的贷款利率。
前海跨境贷模式猜想
“准确时间还是没办法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如此回应记者。此前市场有传言称,人民币双向贷款细则很有可能在11月底前出台。但王锦侠表示细则还在修订阶段,具体推出时间未定。
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人民币双向贷款的细则10月底已经大致拟定完毕,而深圳金融办也组织央行、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对实施细则做了专项研究,所形成的专题报告已上报给相关部委。“在管理层审议协调通过后将公布。”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而“商议”的场所正是前海所独有的部际联席会议。这一国内独一无二的决策机构在去年9月底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7个部门和单位共84人组成。“确保了前海先行先试政策能够在国家层面谋划、推动、评估和督导。”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如是评价。
也正是在部际联席会议的推动下,今年6月底前海推出了第一批22条金融改革政策。对于这批新政,市场寄予厚望,也一直等待着细则出台。今年8月底,郑宏杰表示22条金改的实施细则,将会在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商议。
然而好事多磨,尽管深圳从8月就开始积极协调,但前海的第二次部际联席会议却迟迟未能召开。11月15日王锦侠表示,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时间还没最后确定。但深圳主管金融的官方人士称,联席会议之所以一再延后,很大部分原因是为十八大让路,年内联席第二次会议肯定会召开,同时其表示“细则有望在年底前公布”。
据了解,前海正在草拟的双向贷款细则中,包括哪些香港金融机构有发放贷款的资格;香港金融机构向前海项目及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的额度、方式以及利率计算。另外还包括监管层审批权限等。
与此呼应,11月23日,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牛敬在香港公开表示,横琴的金融细则将会与前海同步落实,而时间点就在今年年底前。
对于跨境贷的细则,记者采访了多位参与咨询的香港银行界人士,他们表示,跨境贷倾向于设置监管门槛,由企业提出申请,监管部门审议批准后,再从香港银行处获取贷款。
深圳金管局此前有消息称,一行三会将在前海共同成立一个金融管理部门,由该部门审议哪些企业有资格获得境外贷款,同时也由这一部门控制境外贷款的额度。
千亿资金或流入前海
“中央很支持地方金融改革。”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跨境贷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一个重要试点,将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已凝聚了一定共识”。他认为,在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同时资本管制有效性下降的背景下,现在要抓住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利时间窗口,积极稳妥推进。
“这可以看到国内金融改革的矛盾。”亚银投资首席分析师李大伟表示,既然中国选择走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那么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就不得不推进。
“从其他国际化货币的经验看,开放本国资本项目是重要的投资渠道”,李大伟分析,但国内又承担不起一旦金融壁垒消除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因此金融改革试点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成为前海双向贷款的契机。
因为在所有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渠道中,跨境贷最为特殊,囊括了资金进入、使用、撤离各个环节,相比于现有的直接投资或RQFII会更直接,更能体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其实,在国内使用香港资金早有先例,例如今年1月发改委网站就披露了同意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借用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30亿元人民币商业贷款。如果再加上众多“内保外贷”等间接使用香港资金的案例,从技术角度讲,跨境贷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熟经验。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李大伟认为,前海太小了,因此风险可控。按照相关规定,只有“在前海注册的新公司或子公司才能向香港银行借贷”。与其他同级别的特区相比较,前海是名符其实的弹丸之地,占地不过15平方公里。
注意到,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在2011年11月达到6373亿元后,由于人民币升值扭转,开始出现连续回落,至2012年9月,存款量减少为5457亿元。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冯孝忠曾表示,希望香港人民币存款部分能有20%贷到前海。假如一切顺利,这也是超千亿元的资产。
对金融企业更有吸引力
前海跨境贷细则一旦出台,其意义在于,这是继RQFII和RQFLP(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之外,又增加了一条境外资金投资中国境内的通道,而且更为直接,回报也更为稳定。
对于前海企业而言,或直接受惠于香港低额的贷款利率。目前香港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优惠利率约为4%,内地同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则为6%,业内人士预测,前海即使相比于香港贷款利率下浮10%也仅为5.4%。而今年6月,广东曾试点了10家国有企业赴港使用跨境贷,取得香港银行4.5%的优惠利率。
对制造业企业而言,这相当于减少了1/3的资金成本,在国内制造业普遍利润率在5%以下的年代,这几乎相当于将利润率提高1个百分点——在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这无疑是最有竞争力的融资渠道。
而对于金融企业而言,这种竞争力又会被放大无数倍。今年9月28日,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这个注册资本仅为千万元人民币的小型私募,法人代表正是基金行业旗帜性人物王亚伟。这是其辞职后的首度亮相,首秀前海。与王亚伟同样选择前海的私募经理陈述闵告诉记者:“如果前海可以突破资本管制的框架,那就意味着建立一个境外优质资金池。”由于内地与香港经济周期不一,这些资金的回报也许会很大。
正是期待着这一突破,大量基金公司聚集前海,平安大华、红塔红土、华润元大等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直接将注册地放在前海,南方、招商等大型基金公司都筹备着在前海成立子公司。
从前海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在前海完成注册手续的资产管理公司有十几家,在前海成立的基金已有二十多只,而更多企业是完成审核,准备入驻的私募。据官方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在前海获批的企业超过130家,其中大部分为金融业。
其实除了使用境外资金的诱惑外,国务院批准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中还包括,对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和个人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对于高回报同时高人力成本的金融业而言同样有着强力诱惑,在回报丰厚的年月,有些基金经理45%的收入都用于缴纳个税。而其他的系列政策,例如建立交易所、推动人民币债券等许诺,都让金融业有着无限想象。
“金融业务将会在前海最先展开,这部分业务无须等待前海完成规划,只要细则出台,相关交易就可以进行。”前海管理局的官员表示。
了解到,包括千合资本在内的诸多金融企业,大都将注册地定在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这实际上正是前海的创新之一,企业入区,可以将自己托管给这家商务秘书公司,由其代办所有注册、年审相关事宜,企业不用自己去操作一系列繁琐的审批手续。换言之,前海金融业已是粮草齐备,只待东风。
不过李大伟推测,能够使用跨境贷的企业有限,管理层认为境外人民币同样属于外币,因此获取外币肯定需要监管层的层层审批,而且初期额度也不会过大,因为管理层一直在警惕“迂回陷阱”。因此有市场人士推测,首期规模不会超过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