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随着中国经济下滑,影响太多中国企业经营效益,近日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1个季度上升。
银监会已多次警示风险,重点监控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产能严重过剩等领域风险。而人民财经亦了解到,银行正在采取各种方法处理不良资产,包括低价甩卖给资产管理公司等。不良资产风险的凸显,也加快促成了近期五家省市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的成立。
银行打包卖不良资产
上海一家银行风控部门人士向人民财经透露,某大行上海分行不久前将39笔总价1.9亿元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1折处理给了资产管理公司,目的是为了“压降不良,不然数字太难看”。
银行这一轮打包处理不良资产早已开始,2013年6月底,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一个资产包,含476笔不良债权、未偿本金余额16.69亿的资产包,挂牌价仅为2000万元。
原因就是银行逾期、不良贷款的上升,坏账正在增加。据人民财经获得的上海本地一家银行高层的内部讲话资料显示,该行明确判断“不良蔓延趋势明显”,该行一季度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达1.3:1。除了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两个领域的风险,一些国企也被认为违约概率明显上升。
从目前多个省市银监局公布的上半年银行业运行情况来看,不良贷款余额增幅明显,其中山东省同比新增了近5倍,为1.57%。银行不良贷款从行业、地区以及客户分布上都有持续扩散风险。
至于原因,按照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近日署名文章分析,随着国内经济下行、房地产价格回落、投资回报下降等情况迅速波及银行体系,银行贷款随之过度紧缩甚至冻结,形成中国式“押品(房地产)—损失”螺旋,加剧了金融和经济波动,是造成不良贷款上升的主要风险因素。
肥了资产管理公司
面对上述形势,监管部门提出“坚决守住风险底线”。银监会主席尚福林7月25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快核销不良贷款。”这是银监会要求银行金融机构加强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控”管理的方式之一。
据了解,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主要通过现金清收、核销、转化即贷款重组以及资产转让多种方式。低价处理给资产管理公司是其中较快甩掉不良包袱的一种方式。
在以前大幅处理银行不良资产中,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从央行获得低利率贷款购买了大量银行坏账。现在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历史任务,开始向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团转型,并且每家都赚得荷包鼓鼓。如东方资产201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76.48亿元,同比增长39%。信达资产2013年净利润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其中,不良资产贡献了近三分之二的净利润。
显然这一轮不良资产的增长又为他们提供了机会。据记者了解,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城商行已与信达、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结盟,在多个方面展开业务合作,包括处理不良资产。东方资产总裁张子艾7月时亦表示,“要抓住不良资产增长的特殊机会”。
当然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多了五家地方省市资产管理公司(所谓地方版坏账银行)与他们抢食,打破了原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垄断格局。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上海五省市,各银行、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可以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向经过备案公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批量转让不良资产。
不过,仍带有一定行政色彩的处理方式能否盘活不良资产,尤其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还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