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232亿元,较8月的7039亿元有所下降,为年内第二低位,低于之前预期。
在稳增长异常迫切的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发力,然而,金融机构贷款却不给力,原因何在?众多专家分析,主要是受经济影响实体企业对贷款需求不旺;在经济下滑大背景下,贷款类金融机构非常谨慎,由于惧怕风险,出现一定程度的惜贷现象;商业银行受资本金监管比例和存贷比两个指标限制,制约其贷款规模随意扩张。
从9月份贷款规模及前三季度信贷运行状况看,值得欣喜的是,商业银行面对新一轮大投资,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相比,在贷款投放上表现冷静,不再盲目跟风投放贷款,而是根据贷款风险、资金状况、监管要求进行谨慎放贷,核心是出于贷款风险来权衡和考虑。
成熟的商业银行是不会跟风放贷的。经济越低迷,银行越谨慎;经济越过热,银行越冷静。我国香港及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发达国家,其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行为甚至比监管部门还要保守。因一旦出现贷款风险损失,遭受损失的是银行自己。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始终处于谨慎状态,贷款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是我国商业银行走向成熟的端倪和象征。
不过,9月份贷款低于预期折射出背后存在的两大深层次问题:一是说明我国经济下滑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困难状况仍没有大的改观。内外需求不振,企业产品无销路,市场境况不佳,使得企业纷纷压缩生产规模,贷款需求自然就意愿不强。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扭转,后果是出现恶性循环,即银行不贷款,企业生产越不景气,企业生产越不景气,银行越不愿意贷款。企业不愿意借款,银行不愿意贷款,企业生产萎缩甚至停产,整个经济逐步走向衰退。
二是说明整个社会和市场并不缺流动性。9月社会总融资额1.65万亿元,较8月的1.24万亿元有所增加,社会融资规模在明显扩大。这充分说明整个社会流动性是相对过剩的,即整个宏观经济中支撑实体企业发展的流动性不是紧缺,而是充裕。同时,随着民间借贷、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及直接融资比例扩大,在金融监管以外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1.7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6.72万亿元,占比为57%;9月份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仅37%,充分说明金融脱媒化在加剧,企业的融资渠道已得到扩张,中国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融资依赖程度在减小。
这又提出了三大问题:首先,如何管理好越来越大的社会融资规模风险是一大课题。目前,“影子银行”风险越来越大,信托产品风险正在逐步暴露,一哄而起的金融理财产品风险正在酝酿。
其次,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商业银行如果一直依靠存贷款利差来支撑其业绩,则路子将越走越窄。至少来自两个方面压力:一是非银行贷款的社会融资规模比例将越来越高,笔者估计很快将使得银行贷款占其比例不到一半。二是资金价格改革正在朝着缩小存贷款利差的方向而去。最新的两次调整利率都不同程度缩小了存贷款利差,这种趋势将是今后很长时期改革的方向。
再次,既然社会流动性并不缺乏,则降息降准就没有必要性。同时,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9万亿美元,较二季度末的3.24万亿美元有所增加。在今年二季度出现负增长后,我国外汇储备再度转为季度净增长,这就更无降准的必要了。
因此,9月份贷款低于预期有喜有忧。喜的是银行在发放贷款上变得慎重了,不盲目跟风了。忧的是,9月份贷款低于预期,也折射出实体企业仍不景气,宏观经济走势仍在下滑。这就要求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激活实体经济和实体企业,使其尽快复苏,已成当务之急,并显得刻不容缓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