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如今,网贷平台广告在海南各大高校随处可见,然而这些野蛮生长的网贷却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隐患。专家指出,大学生消费多、收入少,通过网贷支撑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急需引导。
“大学生使用APP贷款要谨慎。”日前,一则新闻让海南高校大一学生晓艳(化名)的心情再起涟漪。
此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德幸从青岛一家宾馆的8楼跳下丧命。让郑德幸走上绝路的,是越陷越深的网络贷款——郑德幸生前以28名同学之名,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借款58.95万元,最终无力偿还选择自杀。晓艳自己也经历了类似的事件。因为贷款买了一部手机,她和家人受到了催款的“骚扰”和“恐吓”。
“零利息”“零首付”“线上审核”“最快3分钟到账”……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如今,网贷平台广告在海南各大高校随处可见。只要填写一份客户资料,在校学生就可以申请到上万元的贷款。然而,这些野蛮生长的网贷却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隐患。专家指出,大学生消费多、收入少,通过网贷支撑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急需引导。
贷款购物利率高达20%
晓艳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自己在海南一所高校读大一,老家在广东北部山区的一个村子。去年底,她曾通过某互联网贷款平台贷款买了一部手机,可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自己的家人受到了催款的“骚扰”和“恐吓”。
先是晓艳的母亲李女士接到了催债电话,来电称,晓艳在去年利用网络贷款购买了一台手机,事后消失,属于恶意欠款,希望李女士代为还款,否则后果“很严重”。
晓艳告诉记者:“当时贷款的时候,只要身份证等信息,就可以贷款购物,身边的一些同学都用网贷买了名牌手机。”于是,晓艳也跟风贷款2199元购买了一部手机。申请网贷时,晓艳并没有多想,但事后一算,分期12个月,每月要还274元,本息居然要3000多元。
“年贷款利率达到20%,还要收取服务费。”晓艳觉得自己被骗了,她换掉了原来的电话卡,准备“消失”。然而申请贷款时留下的家庭信息,成了晓艳心中的“定时炸弹”。
李女士接到催债电话几天后,突然收到了一封《立案告知函》。函中称,晓艳于2015年8月8日借贷2199元,用于购买某品牌手机,超过还款期限136天以上,目前拖欠该公司3242元。该函还引用了相关法律条例,称晓艳的行为有“贷款诈骗的嫌疑”,拟将在半个月后就此向公安机关申请立案。
这时,晓艳这才坦诚了贷款买手机的事情,一家人因此陷入了恐慌。“那几天一家人都很不高兴,爸爸怪我不懂事,上大学还被骗。”晓艳说。
超前消费助长非理性透支
根据晓艳提供的电话,记者致电这家贷款平台,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属于正规公司,晓艳的行为已经有“贷款诈骗的嫌疑”,公司才会启动追债程序进行追债。对于为何轻易贷款给大学生,该工作人员表示,晓艳已满18岁,有自己选择的能力。
大学生高额网贷透支消费的事情在高校并不鲜见。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小齐说,在该校进行宣传推广的网贷分期平台有七八家,一般通过发展校园代理、冠名赞助校园活动、注册赠送礼品等方式推广。只要填写一份客户资料,提供身份信息,在校大学生就能立即申请到数千元乃至数万元的贷款。
记者采访了解到,网贷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众多公司涌入校园“跑马圈地”,仅海南一地就涌现出数十家校园小额贷款平台。记者走访海南几所高校发现,校园内都存在“零利息”“零首付”“线上审核”“最快3分钟到账”之类的网贷广告。
据了解,高校学生一直是各金融机构青睐的目标群体。《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超过67%大学生认可并接受分期消费,33%不认可分期消费的大学生中仍有78%的人进行过分期消费。而野蛮生长的校园网贷却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隐患。
对此,有教育专家分析,在消费观、信用观教育方面,当前的工作仍显滞后。过度的超前消费难免会助长一些大学生的非理性透支行为,导致相互攀比和“面子”消费。因此,高校急需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