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间隔不到一个月的降息,让上市银行的净息差成为众多目光的焦点。
已公布的10家上市银行中报中,7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较一季度末环比下降,只有3家银行出现了增长。其中,兴业银行净息差环比增长0.26个百分点,增长幅度最大。建行和华夏银行分别略增0.06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民生银行仍以3.14%的净息差水平居10家上市银行首位;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净息差也都超过3%,分别列在二、三位。
多家银行表示,下半年净息差仍将收窄。中行行长李礼辉表示,下半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净息差可能会有负面影响,预计今年全年净息差还是能够基本稳定。重农行行长谭远胜也在中期业绩记者会上表示,其次季净息差低于首季,下半年预计亦有所下降,但全年仍会高于去年全年3.36%水平。
利率市场化中的净息差
自6月8日起,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拉开了三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大幕后;7月6日起,利率再次下调。央行在降息的同时,还宣布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1.1倍,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0.8倍,利率市场化的脚步也就此加快。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央行放松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已是大势所趋,并将迫使其加速转型,转向更多依赖中间业务收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央行一月内两次“不对称”降息,也让银行业资金成本走高、息差收窄,从而影响利润增长。
据业内人士测算,今年首次降息假设存款利率上浮用足基准利率1.1倍的空间,同时贷款利率因已上浮较多而保持基本不变,粗略估算将导致净息差收窄20个基点。综合考虑首次降息和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将导致银行息差下降约25个基点,对银行业有明显负面影响。而7月份的降息缩减了银行10个基点的息差,影响不及首次。
中行行长李礼辉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指出,上半年净息差的变动是各种因素引起的,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一个过程。比如说表内理财业务的发展,资产的证券化等等,还有外地利率业务的放开,这都是由来已久的市场化推动措施,只是在今年上半年利率市场化的措施更加集中而已。
净息差收窄趋势渐显
中报显示,截至六月末,7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较一季度末环比下降,民生银行、招行、光大、浦发、南京银行、平安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下降了0.42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0.07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0.29个百分点、0.05个百分点、0.04个百分点。只有3家银行出现了增长,其中,兴业银行净息差环比增长0.26个百分点,增长幅度最大。建行和华夏银行分别略增0.06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
中金报告指出,兴业银行同业业务收入贡献创新高,推动二季度净息差季度环比扩大15个百分点至2.79%。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6%,主要来自于同业业务的推动,其对净利息收入的贡献由2011年上半年的7.4%迅速攀升至23.3%,创历史最高水平。
申银万国称,建行公布上半年生息资产规模环比增长9.9%,较前两个半年7%左右的增速有所提升,主要贡献来自于同业资产较去年年末大幅增长75%。净息差二季度环比回升5个百分点,主要贡献来自于同业利差,建行的同业利差同比去年的21%上升了43个百分点至64%,显著优于所有其它资产的利差变化水平。
下半年净利差或持续收窄
两次降息一次发生在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月,另一次则在7月份,不在中报的报告期内,降息的效果何时完全发酵,下半年的净息差会不会继续延续收窄走势?
对此,多家银行表示,下半年的收窄趋势恐将持续,但全年的净息差水平不会出现大幅的下降。
中行行长李礼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一般的情况下,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银行的利差水平会缩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银行主动的调整他们的业务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智能配置的效率,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使利差水平、净息差水平回归到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状态。总体上看,随可能下半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净息差会有负面影响,但中行会进一步推进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希望能够把净息差保持在比较好的水平。
他指出,中行今年上半年净息差减少的其中一个非常大的因素是国际市场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量的避险资金进入银行体系,中国银行这方面的资金增加得比较多,所以中行把部分资金放在中央银行比较保险和安全,但回报是比较低,这样也拉低中行的利差水平。
重庆农商行行长谭远胜在中期业绩记者会上表示,其次季净息差低于首季,下半年预计亦有所下降,但全年仍会高于去年全年3.36%水平。
他解释,央行不对称减息推高存款利息支出,影响将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体现;而该行贷款主要针对中小企,订价能力强,上半年贷款利率亦按年有提升。总体而言,今年受减息影响应不大,未来相信通过调整收入结构、保持良好贷款利息水平,可抵销不对称减息带来的影响。
农行行长张云预测,下半年农行净息差走势稳定,但仍需视乎内地会否加息及是否对称加息。银行内部人士指出,未来五大行都会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通过提高溢价能力等来提升净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