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额度的宽松为银行带来了新的“烦恼”,为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各家银行掀起一场针对优质贷款客户的争夺战。银企对接会、打包贷款业务、降低贷款利息……另一方面,基于风险防控的考虑,银行对企业贷款不再以抵押物为唯一的考量标准,企业稳定现金流来源成为重点考查要素。
银行下调贷款利率
“大型品牌厂家,有抵押物,贷款利率也要基准利率上浮30%。”谈及去年企业从银行贷款情况,在安徽大市场经营一家商行的杨老板表示,直到去年底,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不仅要承担利率上浮的成本,还要度过难熬的等“贷”时间。
然而,经历央行两次降准降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得到很大缓解。参加完徽商银行曙光路支行和安徽大市场专场银企对接会的杨老板在五个工作日内就获得了一笔贷款,这为他的商行夏季啤酒进货解决了难题。
记者从上述支行了解到,最近两个月,该支行与白马服装城、安徽大市场、汽配城等多个中小企业商户集中的商场合作进行了贷款业务介绍会。“贷款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上浮20%,优质企业利率最低上浮10%。”据该支行一位信贷经理介绍,虽然利率依然有上浮,但连续两次降息后,企业融资成本已大大降低,而且最快三个工作日即可放款。
另外两家银行信贷人士也表示,今年贷款相比去年明显宽松,之前企业贷款利率动辄上浮30%、40%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贷款更看重企业现金流
就在大多数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得到缓解的同时,经营一家小型工厂的梁老板却连续被几家银行拒贷,他的企业有厂房可以抵押,但是却没有银行愿意对他放款。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这家企业目前已经停产了,虽然有厂房抵押,但是没有稳定的现金流来源。”一位熟悉这家企业的银行人士表示,企业申请贷款源于资金链紧张,银行贷款给企业要考查企业的还款来源,一家已经停产的企业等于断了收入来源,对银行来说风险比较大。所以,银行宁愿不做贷款业务,也不愿意冒风险。
风险控制不仅体现在这方面,据上述人士透露,在一些大型项目的贷款业务上,银行现在也倾向于抱团合作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分摊风险。往往由一家银行牵头,联合几家有意向的银行,分别与贷款企业签订贷款协议,这与以往碰到一个大项目,银行间激烈争夺的情况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