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末,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91%,比2014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480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53亿元,不良贷款增长趋势整体趋缓。
截至今年2月末,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87%,比2015年末降低0.04个百分点,比2010年末的0.80%仅微升0.07个百分点。
在3月28日举行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回顾大型主题展新闻通气会上,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公布了上述数据。
截至2015年末,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91%,比2014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480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53亿元,不良贷款增长趋势整体趋缓。
银监会上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相较全国商业银行不断上升的不良贷款率,上海银行业交出了良好的风控成绩。
廖岷表示,“十二五”期间,在防范传统信用风险和各类新型风险方面,上海银行业坚持前瞻精细的风险管理,“十二五”期间成功率先化解了2200亿元钢贸授信风险,有效管控不良贷款增长势头。
此外,为防范风险,上海银行业还坚持持续严格的风险隔离,注重隔离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风险传染,强化员工行为管理和基础网点管理,在2015年连续爆发的多家机构非法集资案件中,辖内未出现银行和员工参与其中的情况。
同时,坚持机构与监管的良性互动,在监管部门的提示和预警下,及时、有效地防范了铜融资、票据、信用卡、贸易融资、商业房地产、异地授信、“伪基站”短信诈骗等多个重点领域的风险,守住了风险底线。
廖岷表示,上海银行业也坚持推动风险管理、监管与机构业务复杂性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步进步,加强跨境、跨市场、跨行业的各类风险管控,先后开展了跨境投融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新型风险的压力测试。
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至2015年末,支持“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表内外授信额度分别超过了3000亿和6000亿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涉农贷款等民生工程的贷款分别超过了1000亿元和2000亿元;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是1.05万亿元。
“上海银行业在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上也取得了新的飞跃,与此相应的风险管理、风险监管也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廖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