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几名大学生轻信网友提供的兼职信息落入圈套,一名自称“京东校园代理大使”的网友称招京东兼职代理。学生们根据要求,将身份证正反面及本人手持身份证拍照发送后,对方不久便失联。而给学生们带来的结果是,对方以他们的名义,在大学生贷款平台产生几千乃至几万元数额不等的消费及贷款……
网友介绍兼职,工作未干先领到工资
小吴是兰州某高校大一学生,2015年12月1日在一个名为“学霸屋”的QQ群认识了QQ号3256322337、网名为“携手共创未来”的网友,对方自称名叫王龙,是“京东校园代理大使”,可以给学生们提供兼职,内容为给同学办理京东顾客分期付款业务,当学校里有人用白条购物时,由代理去认证该同学。
心动的小吴根据对方要求,提供了身份证、学生证、宿舍号及学信网的账号和密码等资料。随后,王龙让小吴去银行办理了一张工资卡,并绑定了王龙指定的电话号码。12月4日上午,对方称审核已通过,且给小吴银行卡上打了500元钱工资。
12月5日,小吴账上又收到300元钱,工作尚未开展就领工资让小吴欣喜不已。此后,王龙让小吴介绍同学或朋友加入,声称介绍一人给500元介绍费。
“大使”玩失踪,学生名下产生消费信贷
上学期放假时,小吴和室友登录学信网发现无法进入,于是联系王龙,在王龙的帮助下成功登录。然而,2016年新学期开学时,小吴和室友的学信网无法登录,联系其他同学得知,做代理的同学学信网都出了问题。而这时,王龙已失去联系。
此时,同学们开始怀疑问题出在兼职上。2月27日,王龙在QQ上发表动态称,自己被公司骗了、亏了,让同学们注销那张工资卡。
3月17日,小吴去分期乐办理分期付款时发现,他的分期乐已被人注册,随后他与分期乐的售后联系,在提供相关身份信息后查出,他的名下有3000多元的消费,且逾期还款达91天。“大概是去年12月5日前后办的,约定一个月还款,现在本息加滞纳金已达5000元。我一个学生上哪找这么多钱去?”小吴同学无奈地告诉记者。
3月18日,小吴的几位做兼职的同学前往银行查询当初工资卡的流水账单,发现他们的名下出现消费、贷款套现等各种记录,套现最高的达3万元。
10余同学被骗,在贷款网站欠下10多万元
据同学们介绍,给王龙提交资料后,对方便开始有意疏远他们,此外,自去年12月开始兼职至今,没有接到过任何关于工作的通知。
这几天,小吴已和受害室友一起前往榆中县公安局夏官营派出所报案。
据同学们介绍,由于他们提供了身份证、学生证等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密码,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自称“京东校园代理大使”王龙的以他们的身份信息在几家网站注册和贷款,还通过银行账户贷款购物,数额从1000元到2万元不等,购物的都是分期乐、名校贷等一些可以贷款的网站。
“我们怀疑还可能在我们不知道的网站上进行了贷款。”小吴同学担忧地说,他们已知有15名同学上当,欠款已累计到10多万元。
3月20日,记者试图与王龙联系,但电话提示关机。2月27日王龙给同学们的通知大意为:“上级”迟迟未给应有的报酬,之前给大家确保的收入无力继续承担,已发的工资算是一份歉意。他亏本了,望大家见谅,他不再和“上级”合作。让大家放心,大家的资料他已经销毁了!
这种骗取大学生个人信息资料贷款的事情也引起了京东等网站的重视。“我们从没有招募过什么校园代理大使,建议受害者尽快报案。”20日下午,京东客服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网贷进校园,“福音”还是“陷阱”?
近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因无力偿还网络贷款而跳楼自杀的消息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网络贷款”流行校园,究竟是学生的“福音”还是“陷阱”?专家表示,当前大学生强烈的消费需求为网络贷款平台提供了商机,学生在被便利性和低门槛吸引的同时却容易忽视潜在风险,网贷市场亟待健全规则、加强监管。
网络小额贷款这一方式在大学生中已经十分普及。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陈向记者介绍,这种借款方式很方便,只需要身份证和学生证就行。相比之下去银行办理手续就麻烦得多。
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瞄准大学生日常生活开销的需求,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发展起来。
当大学生“有钱任性”的消费需求遇上“方便快捷”的网贷平台,能否“皆大欢喜”?专家表示,大学生网贷需要警惕“力所不及”的风险,同时应具备正确合理的消费观,而平台则应规范审批流程,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经营业务。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指出,大学生有强烈且实际的消费需求,又有较高的违约成本,平台也因此有相对好操作的风控手段。“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不会轻易违约。对于不还款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通知同学、辅导老师的形式来督促其还款,或写进诚信记录里,不还款会影响毕业,这样就能对学生网贷群体形成有效约束。”马骏说。
“目前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网贷平台在推广的过程中会有漏洞。有关部门应对平台加强监管,平台要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一定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平台也要承担责任。”杨东建议。
同时,学校也应强化校园管理,引导、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