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民的超前消费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据温州银监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市银行业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727.67亿元,同比增长29.7%。按照全市常住人口915万人统计,相当于每个温州市民贷了188861元,比2008年末增加6723元。
在各类个人消费贷款项目中,住房按揭贷款最多,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3亿元。其次是信用卡贷款,余额为260亿元;第三是汽车贷款,余额3.6亿元。
温州银监分局人士表示,个人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温州人超前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愈加重视发展消费金融,围绕市场需求和各行实际,多角度切入、全方位创新消费金融模式,对促进地区消费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去年国家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政策指导下,我市银行机构针对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需求,发挥自身科技支撑优势,在现有业务模式和管理经验基础上,着眼利用大数据理念实现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通过整合各自平台,分析客户信用状况,定位客户消费轨迹,挖掘客户融资需求。如工行温州分行从2007年起对客户账户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积累消费信贷违约率、损失率等信用数据长达8年,同时利用该行“融e购”网上商城平台分析不同类别客户的商品购销信息,并结合“融e联”和银行卡等支付媒介掌握客户资金流信息,全面打通消费金融的各资讯环节,精准实施大数据授信,推出线上线下直接消费、无担保无抵押的消费信用贷款产品。
在传统住房按揭和汽车分期两大消费品种之外,我市中小银行在家电、家具、旅游、教育等热点消费领域的金融配套产品全面开花。一方面,以合理的目标计划寻找潜在的客户群体,如稠州银行温州分行成立专营部门,专门开展50万元以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重点锁定白领贷阶层,满足旅游、家居等改善型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对各类消费产品推广分期付款模式,如泰隆银行温州分行对农户消费贷款新设了按两月、按季、按半年等多种分期偿付方式。目前,辖内80%以上的中小法人银行已推出消费金融分类、分期的做法,催生住房和汽车之外的其他消费贷款余额占比从三年前8%上升到目前的19%。
随着信用贷款、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等不断推广,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已发展为“全担保”模式,个人资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有价凭证、集体可转让资产均可纳入担保范畴,据不完全统计,辖内消费贷款担保品种类已达90余种。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社区支行等便民服务网点111家,助农取款服务点2700多个,村级金融服务覆盖面升至89.45%,农合机构柜面业务电子替代率达89%,位居全省同行之首。据介绍,温州农信已逐渐形成社区金融“1258服务模式”,即每个村有1台电子机具,城区和集镇2公里内有网点,金融服务涵盖电子银行、现金业务、消费融资、个人理财、社区宣传5个方面,努力解决80%以上城乡居民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