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1000元,每月还款588元,还款3个月即可;如果还想买手机,交2000元钱就能拿到一部崭新的苹果6!”这不是广告词,这是以“买手机”为名办理小额贷款,真有这么好的事儿?没错,天上掉馅儿饼千万不要信!
这两天,长安警方就破获这样一起诈骗案,受害者达85人,涉及金额20多万元。昨日,长安警方通报了具体案情。
找“野广告”帮忙 在校生办小额贷款受骗
22岁的小陈是陕南人,在一家培训学校学习技术。去年12月份,因为生活费紧张,小陈打算贷款1000元救个急。2016年1月3日,小陈拨通一个“野广告”上的电话,电话里一名男子自称是从事消费贷款业务的公司员工,他告诉小陈,到年底了,通过正常程序办理小额贷款不容易审批也比较慢,不过可以帮小陈以“贷款买手机”为名办理业务,审查容易通过,拿贷款也快。
小陈没多想,当天在男子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兴隆街办东甘河村的“中国移动鸿祥手机店”。手机店老板夫妇告诉小陈,以买手机为名申请贷款,担保公司会发放3700元,小陈可以拿到其中1000元,每个月只需还款588元,连续还款3个月,贷款就全部还清了。如果小陈愿意买手机,再交2000元就可以拿走价值5700元的苹果6手机一部。听老板夫妇这么一说,小陈觉得挺划算,没多想,就填写了“分期付款购买手机申请表”,出具了身份证、银行卡等。很快,小陈的贷款手续办好了,手机短信提醒,他的银行卡到账3700元,店主查某夫妇用POS机刷卡至自己的账户后,小陈拿到了1000元现金。
十来天后,小陈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男子所称的公司打来的,告诉小陈上当受骗了,他背上了3700元贷款。
发现其中猫腻 进手机店揭穿骗人内幕
这家从事消费贷款的公司是怎么发现小陈上当受骗的?原来,1月9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野广告”活动。1月12日,公安长安分局兴隆派出所民警清查辖区“野广告”时,发现辖区网吧、街道多处张贴了印有“小额贷款”字样的宣传广告页。为了甄别真伪,民警拨通上面的电话,却发现办理该贷款业务需要到兴隆街办东甘河村“中国移动鸿祥手机店”办理。
手机店还能办理贷款业务?这一不寻常的情况引起民警怀疑。随后,民警着便衣前往手机店查看,当时就发现有群众在该店办理分期付款买苹果手机被骗。民警将女店主查某带回派出所调查,查某很快交代了伙同丈夫联合李某、刘某,通过“小额贷款”分期购买手机的方式进行诈骗的犯罪事实,骗局这才被慢慢揭开。
手机店老板夫妇勾结担保公司员工行骗
原来,查某夫妇经营的手机店,与上述公司员工李某有业务往来。去年11月份,夫妻俩与李某预谋,计划利用李某所在公司的担保业务,以“小额贷款”“分期购机”的形式进行诈骗,李某觉得有利可图,便答应下来,3人还拉拢刘某共同实施。
4人明确分工:刘某负责印刷“野广告”并粘贴、发放,同时接听电话并将受害人带到手机店“办理业务”;查某夫妇负责向受害人介绍“业务”,受害人填写“分期付款购买手机申请表”,出具身份证、银行卡等,并通过网络传给李某所在的公司;李某则通过职务便利进行审核,将3700元贷款及时发放到受害人银行卡,查某夫妇再将这3700元通过店内POS机刷至自己的银行账户。最后受害人通过刘某拿到1000元小额贷款,剩余的2700元则被4人瓜分。
表面上看,受害人拿到了1000元贷款,实际上背负有3700元贷款。
85名受害者没意识到受骗 无一人主动报案
“每办理一笔贷款,除了给受害人1000元外,剩下2700元现金,李某能分到500元到800元,其余由查某夫妇与刘某瓜分”。昨日上午,公安长安分局兴隆派出所副所长王龙介绍说,这伙人制作的小额贷款“野广告”先后在长安、高新、雁塔等辖区张贴发放,案发后,民警通过这家担保公司发现,自2015年11月起,经查某夫妇与李某办理的“小额贷款”共涉及85名受害人,涉案金额20多万元。受害人多为务工人员、大学生等弱势人群。
王龙说,这样的贷款10分钟左右就能办理一笔,“不少受害人都认为只需还贷三个月,自己并不吃亏,没有人意识到上当受骗了,更没有人意识到自己背上了3700元贷款,如果按还款期限算,至少一年时间才能还完,算下来要五六千元”。王龙说,没有一名受害人主动报案,目前民警已经联系上了7名受害者,查某等4人正是抓住了受害人的心理,才顺利实施了犯罪。
昨日,查某、李某已被刑拘,查某丈夫与刘某还在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