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每个民俗户的需求,量身定做担保方案,民俗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钱,用于自家的民俗旅游建设。为促进京郊旅游提质升级,北京市旅游委和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京郊旅游融资担保体系,解决中小微民俗户、旅游新业态和景区的融资问题。
民俗户不知“担保”为何物
“我都不知道担保是干啥的,但只要他们能给我提供资金,我就高兴。”这是周佳平听说担保体系后的第一反应。
身为80后的周佳平,自从嫁到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口村,就和老公利用自己家的房屋小院,经营着一家名叫“锋尚山庄”的农家院。农家院就在灵山脚下,山清水秀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小院眼看着就接待不了。周佳平一家决定扩建农家院。
“我的想法是,要不然就不干乡村旅游,要干就干最好的!”在周佳平看来,新建的农家院不仅应该拥有更大的接待量,在环境和服务上也要和周边的农家院拉开一个档次。于是,一个规模180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盖起来了,周佳平还给山庄配置了停车场、KTV等设施。
可是,扩建工程一天天花钱如流水,周佳平手头的资金却越来越紧。“我们就是有理想,没资金。什么都想用好的,但最后发现,钱不够用了。”
周佳平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村委会。村书记恰好知道有这样一个帮助民俗户的融资担保系统,于是就有了周佳平既困惑又高兴的那一幕。
“担保公司的人马上就上门来找我们,了解我们的经营现状、工程进度,跟我们讲融资担保是怎么一回事。”按照周佳平的情况,担保体系和北京农商银行合作,为她提供了15万元的贷款,利率仅在银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再加上门头沟区农委补贴全部担保费,门头沟区旅游委补贴贷款基准利率,周佳平只需要先交那10%的上浮利率,就拿到了15万元贷款。
“一户一策”定制担保方案
从京郊旅游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启动以来,到今年9月底,已有171户民俗户得到了共3765万元的贷款批准,平均每户可以拿到21.8万元贷款。他们都是分布在京郊各大区县的中小微型民俗户,由于放款风险大,金额又太小,银行一般不愿贷款给这些民俗户。担保体系建立后,工作人员将会根据每一户的实际需求定制担保方案,“一户一策”解决民俗户贷款难的问题。
民俗户经营者遇到资金问题后,既可以联系担保体系设在各个区县的分资机构,也可以告诉当地旅游委,通过旅游委找到担保体系。
相关负责人杨春光说:“工作人员上门后,会尽快了解这家民俗户贷款的合理性,然后尽快决策。”等到担保体系和银行合作制定出担保方案后,就会给民俗户发放担保函,拿到这张担保函后,民俗户就能从银行顺利贷款了。目前,担保体系已和包括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等30多家银行合作,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为民俗户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还款方式也是量身定做。“很多民俗户的贷款资金用于建筑投入,短期内可能看不到回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让他分好几年慢慢还。还有一些民俗户的生意有明显淡旺季,夏天游客多,冬天游客少,那我们就让他夏天还,冬天不还。”怀北国际滑雪场通过担保体系贷款1200万元,还款方式就是3年还清,前两年的金额都比较小,主要在第3年还完大部分贷款,而且每年的还款时间都是在冬季结束后。
不光民俗户,一些采摘园、露营基地、拓展基地等旅游新业态,京郊旅游景区,都是担保体系服务的对象。
惠及上千户京郊旅游经营者
与传统贷款相比,通过担保体系贷款,可以解决贷款“难”“慢”“贵”的问题。
“向银行贷款,需要提交和审批的材料非常多,整个程序复杂又繁琐,银行要看你的资产实力,要查现金流水、经营历史,还要看你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来还款。”杨春光说,此外,银行还需要民俗户提供一定的资产抵押。这些非常专业的金融问题一下子就将民俗户挡在了贷款的门外。
“通过担保体系贷款,这些程序都由我们的工作人员来操作审核,程序一下子就简单了。”杨春光介绍,传统银行贷款还有一套严格的调查审批过程,从提出贷款申请到拿到贷款往往经历数月,但担保体系可以内部简化流程,还针对北京的“星级民俗户”提出了30万元以下免抵押的优惠政策。这样一来,贷款人最快半个月就能拿到钱。
“民俗户向银行贷款,由于银行承担的风险大、金额又很小,因此利率往往非常高。但有了担保公司介入后,银行的风险就会马上降下来,利率也会随之降低。”杨春光介绍,“而且现在政府的补贴政策非常多,有的区县补贴担保费,有的补贴利率,有的两项都补,相当于民俗户可以免费借到贷款。”
“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大对民俗户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这样一个担保体系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贷款问题。”杨春光说,担保体系在未来1到2年内,预计要实现5亿至10亿元的贷款金额,让上千户京郊旅游经营者从中受益。
现在,周佳平的山庄可满足70人的住宿,300人同时就餐,扩建仍在进行,但周佳平有了那15万元作为流动资金,底气也足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