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国家助学贷款从1999年至今由地区试点已逐渐覆盖全国, 成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最主要的资助方式。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推动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实践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近日,全国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全面启动,并确保助学贷款“应贷尽贷”。
设立健全绿色通道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源地助学贷款,第二种是校园地助学贷款。贷款标准是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介绍,为进一步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今年5月份开始,全国各地陆续组织高中学校开展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大大减少了学生办理贷款时的程序和时间;不少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以及贷款学生数量较多的县、市(区)将贷款受理点“下沉”至乡镇,把助学贷款办理点前移到学生“家门口”。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蒋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助学贷款办理意义明显,首先,各级政府尽可能做到均衡、公平、公正发展教育。由于每个省要求不同,同一省内城市间的要求也不同,对于寒门子弟是一件好事;第二,现在扩招规模加大,2018年,我国高校招生790.99万人,毛入学率已达到48.1%。2019年毛入学率将超过50%,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有利于年轻学子完成学业;第三,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趋势还会继续增加。
从最开始在部分省份的高校实施相应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到全国八个城市的中国工商银行试点工作;再从全面推行扩大到全国,国有金融机构延伸至四大商业银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国家助学贷款体制进行了全面整改和调整,如在校期间的免息政策、借贷还款时间延长、加强贷后监管等工作。2004年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2010 年全国全面展开生源地信用贷款工作。
此外,国家对申请的标准、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做了调整、同一年内不能同时申请校园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展至今,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力求在更大限度范围内帮助经济困难学生。
大学生助学贷款应贷尽贷,针对于学生与家长来说影响巨大,亲子教育专家刘勇赫告诉记者。第一,提出了建设性和可实施的解决方案,解决家长燃眉之急。家庭情况千差万别,家庭经济条件不佳也有着多重原因。然而,针对大学生求学这件事情,大部分困难家庭却有着近乎一致的憧憬。应贷尽贷无疑是雪中送炭,确保不让每一个学生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