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年龄段是15800元”“这点钱换三代人的幸福可划算了”……
今年以来21聚投诉上投诉相亲平台诱导消费情况屡见不鲜,婚恋平台甚至一度与诱导网贷扯上了关系。
“本人于5月10日注册,11日下午接到相亲平台电话说有适合我的男孩子,让我去门店了解。经过相亲平台工人员4个多小时的洗脑,在财务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诱导下,让我通过借款形式进行支付。未进行相亲也不予退款。”罗女士在网上公开投诉道。
相似的是,另外一位陈女士也在投诉平台上表示,自己与老公吵架后拨打相亲平台电话后,在相亲平台人员建议下到门店,尚未签订合同、也未开启服务的情况下,指导我如何开通网贷,用借款形式完成支付28800元的服务费。
2亿单身造就蓝海 借钱可以“买幸福”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15岁以上青年,包括未婚、离婚和丧偶的单身人口已达2.49亿,占2017年总人口的17.9%,相当于英国、法国和德国人口的总和。
基于上述种种背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相亲平台应运而生。但是众多网友的频繁投诉也令“轰炸式推销、绑架式签约、凑数式服务”的相亲平台乱象同时也暴露无遗。
有知乎网友曾总结婚恋交友平台逼迫相亲者交钱的六大套路:
1、打电话咨询你的个人情况,说有特别合适的对象要介绍给你,让你去门店核实个人信息;
2、到了现场,先不谈钱,先登记资料,咨询你的择偶需求,聊你的想法,旁敲侧击你的经济能力和消费习惯(当然,其中也有确实用心的);
3、描述自己的成功率跟成功配对的故事(这个时候,你在小屋里已经待了几个小时,只有白开水,中间上厕所都要跟着你,并且不让拿包,这也算是制造一种心理上的环境);
4、给你看照片,把对方条件说得天花乱坠,然而这些都是口头描述,没有书面资料;
5、之后是心理暗示,问你既然想结婚,这么多年为了这件事,是否付出时间、精力、金钱,让你反思,并告诉你会帮你,和你一起解决这件事;
6、最后开始逼单,当然这是个复杂的过程,毕竟多数人不会爽快付钱。这时对方就要不断攻破你的心理防线,着重在父母为你的事情不知道多难过压力多大,将你的顾虑跟质疑,归结于你对自己没有自信……不断重复,然后说这不是问题,我都能给你解决,只要你交钱。
然而,若有用户表示囊中羞涩,相亲平台就会开始劝导用户可以借钱“买幸福。”
相亲平台“连环推”网贷
据了解,婚恋平台为了促成付款,“催促”相亲者走上网贷借款之路的并不在少数。曾有相亲者因到店不签约被营销人员困住数小时,并被多次暗示开通网贷以及信用卡来购买服务套餐。
截至2019年8月8日,网上有多条相亲者投诉称,其被以“实名认证”、“介绍对象”各种理由诱导至小包厢内,介绍使用网络贷款,若网络贷款额度不够,则会再推荐其他现金贷完成支付,支付后相亲平台才会提供合同。
“整个刷卡消费过程是在一间5平米的房间里进行的,红娘(工作人员)拿了我的手机,教我怎么用网贷,还问我有几张信用卡,她们(红娘)通过三次刷卡,完成了28800元的扣款。”
“红娘教我先息后本,让我把本金留给相亲对象还。原本跟我说待一个小时就能走,结果长达三个多小时轮番轰炸,让我借钱10000元转账给她们。”有一名消费者在网上反映道。
消费场景“陷阱”重重
事实上,《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婚恋交友市场以外,还有许多场景也存在前端人员鼓励消费者贷款行为,比如购买汽车、租房以及教育场景。
今年4月,西安奔驰车维权女车主就曾提到,奔驰经销商销售人员诱导其使用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奔驰金融)业务办理按揭贷款。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8年10月某长租公寓暴雷时,有租客向本报记者反映,无论是签约还是审核环节,均是由长租公寓销售人员完成,金融机构并无工作人员出面,很多租客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申请了贷款。长租公寓会告知租客贷款为“官方付租方式之一”,而不是贷款。“我感觉受到了欺骗。”该名租客对记者说。
此外,根据记者调查,在一些头部教育机构线下报名的环节中,也有学员反映被销售人员推荐同时在多家借款平台上借款以付清学费情况。而这些学员中有尚无稳定收入的在校大学生。
曾有一名在校大学生小吴(化名)对记者表示,自己并无收入来源,但是教育机构销售人员推荐了两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分别借款约7000元和24000元,申请了合计3万多元的贷款支付学费,致使她如今面临未上课却无法退款,也无力还清的窘境。
那么消费场景与金融服务结合的环节中,企业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让市场规范健康?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应当规范与场景方机构的合作方式,规范合作的准入门槛,加强底层资产的调研和风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