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针对旅游场景的消费产品也是层出不穷。此前,我们曾报道过,深耕航旅消费金融场景企业的信用飞,被曝在用户分期过程中搭售保险的情况。
但问题被报道后,信用飞不但没有进行自查和合规整改,反而又有违法违规问题发生。
近期,我们发现,有用户投诉信用飞向学生进行放款。
信用飞主体运营公司为上海信飞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其实控人为邱冠宇。
信用飞产品中包含有两项功能,其一是用户通过审核有最高5万元的取现额度,其二是有最高10万元的消费额度,用于分期购买机票等服务产品。
上海信飞控股的另一家公司上海晓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信用飞另一款主题分期旅游产品,其实控人也是邱冠宇,占股48.96%;二股东为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占股17%。
根据投诉内容,姜先生是一位学生,在信用飞申请借款4000元,还款周期三个月,下款后即被扣除了880元砍头息。
另外,还有单先生在信用飞借款3900元,同样还款为三个月,扣除780元砍头息,实际到账3120元,3期后共还款4225.01元。
通过IRR计算,该笔借款实际年化利率高达142%。
但是,信用飞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我们查看到其软件注册权中,还包含一款名为信用星球的现金贷平台。
但近几个月,信用飞对外一直声明与信用星球没有任何关系。
而据我们了解,信用星球曾更换过多家主体运营公司,其中包括上海岱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冠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顺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工商信息显示,杭州冠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29日注销,其大股东是上海纤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纤丽的股东为黄丽佳和何江锋,何江锋在上海晓途旗下深圳飞行分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沪鲁(济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任职。
上海顺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在9月19日进行了清算,该公司大股东为上海岱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其实控人为邱冠宇。
三家公司在这其中的多重联系,不言而喻。
我们认为,信用星球如此频繁更换主体运营公司的目的,在于信用飞还是想垂直专注于航旅消费场景,保护自身品牌形象。
虽然自身也有现金贷产品,但可操作的空间不大。但如果将现金贷产品独立运营,那么利润空间就会很大。而最终如果出现问题,也不会直接影响到信用飞。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我们同样发现了信用星球存在搭售保险的问题。
有借款人李先生表示,自己申请借款1900元,周期为30天,9月22日还款,但在下款时就被扣除了438元意外险费用,30天后共还款金额1938元。
通过IRR计算,该笔借款实际年化利率更是离谱,为396%。
更为关键的是,李先生并未查到该笔保险的具体保单号,也就是平台并没有给李先生购买过意外险。
今年7月22日,监管部门明确叫停保险公司与现金贷等网贷平台搭售意外伤害险。信用星球非但不进行严格自查整改,反而继续顶风作案。
2015年底开始,旅游场景的消费金融逐步慢慢切入市场,去哪儿的拿去花、驴妈妈的小驴分期等产品相继出现;巨大的市场竞争使得信用飞在这几年中,也在寻找新的突破点。
但寻找新的突破点,难道就是通过向学生放贷、搭售保险以及收取高额砍头息的方式来谋取暴利吗?
这似乎并不能称之为良策。
尤其是在面临监管的重压之下,依然要选择一意孤行无视规定;那么这条探索之路还能否走得长久?想必这才应该是信用飞目前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