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融资市场,可谓是风波不断,当然,这也许不是今年的特殊现象,但是对于以互联网金融为主要命题的2014年而言,以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为主要目标客户和项目来源的互联网金融是否能够顺利收官?由于目前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在房地产贷款、两高一剩、地方政府债务平台贷款的风险迁徙可能下,小微企业同样会因为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和融资链条风险的敞露而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
事实上,不论是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今年在小微企业中的贷款都有风险抬升的趋势。从一些大行公布的三季度报来看,由于小微企业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和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抬升的趋势,即便是商业银行,目前在小微信贷领域也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保证资产的质量,降低银行的不良率,或者是尽量避免小微企业风险链条的爆发而延及自身。
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由于目前服务的客户还主要是以商业银行认为风险敞口较大,风险对价不均衡的那些小微企业,因此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括P2P、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在内的民间融资链条,也越来越集聚着较大的市场风险。
正如一位P2P公司管理者对某媒体的阐述,他们公司的不良贷款率为30%,主要依靠高利率覆盖风险,“其他铺天盖地的P2P根本不敢告诉你他们真实的不良率有多高,做到最后都成了‘庞氏骗局’,最后只有跑路唯一出路。”(虽说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毕竟反应了部分P2P平台严峻的生存现实)。
那么,随着小微企业融资和经营生产链条风险的逐步敞露,什么时候会爆发一轮新的小范围的经济危机?而这一波的经济危机又将对互联网金融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还是一个都不能避免?
来看看互联网金融体系内部对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
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以电商平台为主的电商小贷,并通过平台上的数据和交易记录所形成的生态系统来实现了对平台上客户信用习惯和资质的审核、评估,并以此来进行信贷资源的发放和配给。这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融资属性,安全性相对较高,因为在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流动是被平台所监测的,也就是说,平台可以根据历史的企业运营和数据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及时处理突发风险并采取紧急措施。相对而言,平台上的商户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程度较高,信用情况也相对较好。对于在电商平台上发放贷款的电商小贷而言(包括后期成立的阿里、腾讯网络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
第二类是以P2P为主的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项目融资方式,虽然监管的规定是不能提供明确的担保,平台只能做信息中介。但是从大多数平台的实践情况来看,要么是平台提供隐性的担保,要么是引入第三方的担保公司进行合作,以提供投资者明确的本息回报承诺。由于目前大多数P2P在项目选择来源和风控措施上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体系,部分是传统银行的信贷人士转行过来,沿用传统的银行抵押、质押、担保方式(同时开发的是银行不愿意去做的高风险业务);要么是从部分互联网企业出来的人,希望以数据来进行征信管理,但是对数据来源和模型的建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科学验证体系。
所以,一旦小微企业的经营、融资链条发生了问题,牵涉进去的就不仅是小微企业自己,还有担保、小贷、P2P等各种融资主体了。例如,有媒体报道,截止今年6月末,上海的担保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28亿元,不良率已经飙升至11%,这还是刨除了已核销账后的数据。P2P公司,同样也面临风险集中爆发的可能性,近期提现困难或者是由违规导致跑路的P2P平台数量有上升的趋势,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当然,除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电商小贷和P2P,还有众筹理论上也可以为小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但是由于众筹的融资规模很小,且项目来源大部分是TMT或者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或者是以具体的实物众筹来实现了法律风险的规避,因此对一般的小微企业覆盖面极其有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从目前经济下行的趋势来看,银行业提供小微企业支持的融资项目和信贷资产质量已经出现了局部的坏账风险,今年各家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中都出现了大面积不良贷款。对于互联网金融业态内的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而言,这一波风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毕竟银行的风控体系和客户甄别能力不会弱于,甚至大幅度领先于大多数的互联网融资渠道。
如果说电商小贷的风险评估和承受能力较强,那么下一个会是P2P?
=相关新闻推荐=
编辑推荐:信用卡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