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冲击,但是从阿里与传统金融机构的频频联姻来看,二者之间更多的是优势互补。只有将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优势相互融合,才能形成良性的具有生命力的互联网金融生态,这也是BAT能在金融领域更加深入布局的现实的路径选泽。
5月7日,阿里巴巴正式在美国递交了招股书,再度吸引了公众眼球。而在此前,阿里与腾讯同时入围参与民营银行试点,更让人们对其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充满了猜想。
对于已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掀起波浪的互联网巨头阿里与腾讯而言,是否会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引入民营银行经营?这可以从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简称“BAT”)进军互联网金融的路线图中寻找到蛛丝马迹。
支付奠定基石 互联网与理财跨界融合
在BAT三家互联网企业里,阿里进军互联网金融较早。早在2010年,阿里就在浙江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标志着阿里的信贷业务正式登场,目前阿里已在浙江和重庆分设两家小贷平台。而阿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也在2011年5月获得央行颁发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从近两年阿里的动作看,其围绕“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核心业务布局的迹象明显。
基金销售成为BAT进行互联网创新的切入点。以余额宝为标志,阿里推出的这款产品是为了满足支付宝用户的小额富余资金增值需要,而与天弘基金合作创新的货币基金型理财产品。2014年1月,微信推出“微信理财通”,为微信用户提供了一个移动金融理财平台;百度理财也已发行百发和百赚两款产品。
虽然消费者切身感受到BAT在金融领域的触角是从互联网理财开始,但此前BAT已经进行了长时间酝酿,支撑余额宝等的是其已运作多年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阿里旗下的支付宝,就是为了满足淘宝网用户安全、方便、快捷的交易支付需求而产生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对腾讯而言,2005年推出专业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是为了满足其游戏用户等方便、快捷的在线支付需求;2013年8月,微信5.0版推出微信支付功能,是为微信用户开辟将来购物、移动支付等新的功能;今年4月中旬百度推出“百度钱包”,意在争夺移动互联网金融制高点。在此基础上,阿里将与万向集团合作发起筹建民营银行,腾讯获批筹建一家民营银行,这是阿里和腾讯向金融跨界更具实质性的“一着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智能终端的出现,又让移动互联网金融有了机遇,使得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金融产品成为可能。在移动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借助大数据优势,不断推出移动理财和移动支付产品。而互联网金融的战场,正逐渐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这有可能会引发新的创新浪潮。
依托互联网优势 积极布局金融创新到爆发节点
许多业界人士认为,BAT之所以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衔枚疾进,余额宝等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追捧,既是因为其顺应了金融市场化、理财大众化的趋势,更是基于其多年来积累的庞大客户和数据。
阿里小贷亦是如此。基于商家信用数据库和信用评价体系,向互联网商户发放信用贷款,电商平台和供应链条中数量庞大的商家,是其潜在客户,从而成为阿里金融的重要组成。百度基于其强大的搜索平台,也在去年8月获批可开展小额信贷业务。
不仅如此,BAT依据海量客户群、大数据以及开放的商业生态体系,尤其是多年来积累的巨大现金流等优势,加快了对互联网生态体系的重建和渗透,2014年来进行了令人眼花瞭乱的收购兼并动作。如阿里仅今年3月就用上百亿元资金投资收购了文化中国、佰程旅行网、Tango、银泰商业等企业,其意图是构造自己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打造更长的互联网产业链条。腾讯在京东赴美国上市之前,花约2.15亿美元收购京东上市前15%的股份,把旗下的电商资产QQ网、拍拍网连同物流业务并入京东。
可以说,BAT向互联网金融跨界推进,取得了预期效果。截至2014年3月,余额宝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客户数超过8000万户。近日腾讯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透露,目前腾讯旗下理财通吸纳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互联网理财在满足普通消费者理财需求的同时,也发挥了“鲶鱼效应”,促使一批“银行系”低门槛理财产品随之跟进。
而从阿里与腾讯在筹建民营银行的积极态度来看,其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并非小打小闹,而是全方位的布局。二者已于去年与平安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而阿里旗下的商诚融资担保公司也于2012年成立。由此可见,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业务中,阿里均已投下重要棋子,阿里金融的结构布局也初现端倪。
对于阿里与腾讯参与试点民营银行,业界人士分析,电商业务为阿里提供了潜在客户,腾讯的许多社交工具中也有着庞大的客户群,因此其在服务模式上很可能与传统银行的网点模式有所不同,会把互联网基因和技术手段嫁接到银行业务中。
与传统金融优势互补改善互联网金融生态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冲击,但是从阿里与传统金融机构的频频联姻来看,二者之间更多的是优势互补。只有将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优势相互融合,才能形成良性的具有生命力的互联网金融生态,这也是BAT能在金融领域更加深入布局的现实的路径选择。
实际上,在互联网理财的产品设计中,运用了金融中的保险手段来控制风险。阿里、腾讯均与保险公司展开合作,以保证余额宝和理财通的赔付以及客户资金安全。2013年9月,阿里与民生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信用支付、理财业务、直销银行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之所以与金融机构频频牵手,源于互联网企业存在着风险控制的短板,尤其是在民营银行的经营中,如果嫁接互联网技术,那么其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可能会随互联网传播出现风险扩散。因此,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初,实际上是作为一种销售既有金融产品的渠道,而且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之间,有着目标客户、基础技术和商业服务的一致性,这也让二者的业态融合和优势互补成为可能。
这一迹象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相对谨慎的百度身上更为明显。百度小贷的一名内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百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很重视,但也比较谨慎。即使百度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不过鉴于其之前的业务和金融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还是希望能够看清整个行业的走势。在业务方面,主要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降低风险,而不是盲目随大流。
目前百度已与光大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借鉴金融机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经验,将是BAT向金融深度涉水必需的一门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