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持 人:郑申
特邀嘉宾: 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 段超良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 刘加隆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 陈 劲
政策扶持
主持人:我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发展多年,有些政策已不适合现阶段市场情况,同时,国家也在鼓励制度创新,那么,信用卡产业政策需要做怎样的调整?
段超良:随着信用卡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现有政策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情况,其中有的已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和完善。
一是进一步加快综合征信体系建设。建议国家统一综合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征信数据,对客户给予全面的信用评分,丰富和完善社会征信系统。二是进一步加快电子支付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议进一步强化对电子支付领域中非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明确监管主体及具体风险管理指标,定期评估、加强检查监督及违规惩戒力度,确保电子支付业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出台更为有利的核销政策。国内信用卡核销条件严格、核销流程繁琐,损失类账户核销处置较难。建议放宽小额信用卡贷款的核销限制,简化信用卡核销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四是进一步加大监管对消费金融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更具针对性的消费金融监管制度体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消费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监管上更大程度地采取“合规性”原则,因地制宜鼓励和支持消费金融创新,允许经济发达地区创新业务先行先试。
刘加隆:在宏观政策方面,希望我国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相关管理管理办法能与快速发展的中国信用卡行业更加匹配,信用卡行业内普遍存在一些比如呆账认定困难、核销程序复杂,呆账准备提取与核销脱节、风险准备金提取不充分、核销成本过高及呆账认定的追索时间过长等问题。在国外,对银行卡逾期欠款的处理主要依据时间,逾期30天、90天会有相应的催收方案,逾期180天就自动打呆报损。依照目前国内现有的政策办法,信用卡呆账核销问题对整体资产品质表现形成了重要影响。
陈劲:我认为信用卡要在未来真正起到启动国内消费的杠杆作用,还需要相关配套机制的支持与完善,例如政策面的大力推动,征信系统的进一步完善,配套的核销机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等。
行业发展
主持人:2013年,国内信用卡市场在复杂的市场环境里,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14年,整体宏观经济环境谨慎乐观,信用卡市场是否会持续高速增长,将会如何发展?市场有哪些利好因素,有哪些不利的因素?
段超良:2014年,信用卡市场发展机遇大于挑战,较快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从宏观政策面看,我国已进入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加快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特别是城镇化步伐加快及农民财产权利的增加,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会进一步增强,信用卡作为消费金融的主力军必将大有可为。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尽管2013年受到经济增速放缓、行业风险暴露、商户收单手续费下调、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影响,全国信用卡仍保持量质齐升的快速发展势头。从行业发展环境看,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生物识别支付等科技革新层出不穷,加速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客户消费方式和原有的支付转接格局,信用卡作为支付链条中最为关键的结算账户,通过在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开展跨界合作,将为再次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在保持乐观发展的同时也有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再度放缓,潜在的客户信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二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仍然存在;三是电子支付创新不断加快,多元化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给信用卡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刘加隆:2014年,虽受宏观环境影响,银行业预期业绩增速放缓,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驱动、价值观变化以及新支付技术等趋势驱动下,预计信用卡业务仍将会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就不利因素而言,一方面,从历史看,国内信用卡产业未经历完整的信贷周期考验,潜在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从现实看,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给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也带来较大的经营管理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支付体系、消费信贷模式产生一定冲击,“技术脱媒”愈演愈烈,这也为信用卡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陈劲:中国信用卡市场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同质化发展、跑马圈地式的快速扩张已经面临增长瓶颈。资金成本持续上升,资本约束持续强化,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都成为抑制信用卡发展的主要因素。纵观全局,信用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数量上来说,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目前近4亿张,人均仅拥有0.29张,而美国信用卡发卡量8亿多张,人均拥有3.5张,我国的成长空间巨大。从发展上来说,目前发卡还主要在一级二级的沿海城市,在内陆众多二三线城市、甚至村镇中,信用卡的发展、使用还不是很普及。此外,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拉动消费等政策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提高信用卡交易量和卡债资产质量肯定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