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被动升级”这件事儿,我也有话要说。
我自己算得上招商银行信用卡的老用户了,用卡“资历”超过10年,最近明显感受到不少信用卡的相关服务都开始走上了“高大上”的微信平台。这种趋势,对熟悉微信玩法的年轻人自然是如鱼得水,但银行有没有想过,那些手机上没有装微信、那些不准备玩微信的用户会怎么看?
生活中的“被动升级”,想想其实还真是不少。举个例子,过去,银行每个月都会给用户邮寄一张包括消费、积分、还款等记录在内的纸质对账单,再附加上诸如分期付款、房地产之类的广告到我手里。而就在去年,这项服务不管用户自愿或是非自愿,全部“一刀切”暂停了。银行的说法,此举是为了支持“绿色金融”。想一想,银行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说那张账单,光是花花绿绿的一叠广告,就要消耗不少纸张,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的确不够绿色,让用户自己到网上查看电子账单,也不算太过分。只不过在停止之前,是不是能够询问一下用户的意见,另外,对那些不习惯事事都要自己动手动脚上网查询的老年用户——比如像我父母这样的老一辈人,保存每个月的账单是他们多年养成的习惯,说停就停的“一刀切”升级做法,对他们很不公平。
回到前面说起的微信服务。去年年底,紧跟潮流的银行开始向用户推广微信服务平台。为了“尝鲜”,我迅速关注了它,试用起来倒真的方便不少。比如,想要临时调整额度,不用再给客服打电话了,直接在微信上就能操作。不过,微信服务还没有用熟练,银行很快又有了新动作:小额消费不再短信提醒。从今年2月12日开始,单笔300元以下的境内POS刷卡,包括快捷支付在内,银行都不会再发送短信提醒,全部改成通过微信向用户播报。老实说这让我有些不爽。银行这样做,摆明了是想缩减成本——有了微信以后,银行可以省下一边交给运营商的短信服务费。但银行是否考虑过,虽然智能手机现在已经很流行,但即便是在上海,智能手机也不是移动通信的“标配”啊。
未来,银行还会想出什么新的微信“招数”呢?在我看来,银行的服务“微信化”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能照顾到那些还不会使用微信的用户,或者给用户更多适应新技术的时间,是不是会显得更有“人情味”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