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是指支付机构通过银行为小额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提供跨境互联网支付所涉及的外汇资金集中收付及相关结售汇服务。目前,支付宝等支付企业已经曲线展开了跨境支付业务,国际企业paypal依然占据垄断份额。
继今年3月外汇局下发《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之后,中国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正迎来实质性的进展。尽管没有得到官方认可,支付宝早在2007年就开始与银行合作试水跨境支付业务,随后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跟进。不过,支付企业多是和银行合作或者和境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将货币兑换和付款流程由其托管银行完成,曲线实现跨境支付。
“这批试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重庆、浙江、深圳等跨境交易比较发达的地区。目前境内客户在境外网站购物,涉及跨境支付,第三方支付还需要反馈给银行,今后支付企业就可以直接处理。”知情人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申请跨境支付牌照的门槛并不高,只需要支付企业的支付牌照中含有互联网支付业务,然后制定相关试点申请方案经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外汇管理部初审,最后报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
一位已经提交试点申请的支付企业相关负责人陈先生也向记者证实,支付企业的创新一向早于政策的制定,在跨境支付方面也是如此。在政策落实之前,支付企业的各项工作已经在做了,政策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让整个行业更加规范化。
跨境支付的破冰无疑为中国第三方支付打开了新蓝海,尤其是在目前互联网支付出现首度下滑的背景下,这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尤其重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和跨境物流配送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万事达卡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跨境网购市场逐年递增翻倍,2012年将达180亿元,2015年中国海外网购市场将接近500亿元人民币。
“随着企业的增多和同质化加剧,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国内互联网支付价格战打得很凶,手续费率通常低至千分之五以下。而在境外市场,以支付巨头Paypal为例,其费率可达到3%-4%。”上述企业人士陈先生对《中国企业》记者说。
“相比Paypal等国际支付巨头的垄断,更让行业人士担忧的则是跨境支付隐藏的风险,包括违反外汇管制等政策风险,诱发洗钱、支付系统风险等金融风险以及业务操作不透明带来的监管风险。”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说。
其实,早在2011年5月,央行核发第一批的支付许可证中,业务范围就已经包括“货币汇兑”这一类似跨境支付的业务。但是到了2012年7月,央行又给4家获准“货币汇兑”业务的支付企业换发了新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将“货币汇兑”从原有业务范畴中剔除了。
“之所以取消了货币汇兑的业务,主要就是担心行业发展不够成熟,对各种风险的认识和预防不够完善。今年3月公布的《指导意见》,已经对可能诱发风险的各种行业做出了具体限制或禁止,应该是对跨境支付业务开展的一个铺垫。”王维东说。
更多内容请关注专业信贷服务平台——卡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