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南京市民王先生给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办了信用卡,去年9月王先生捆绑信用卡消费记录的手机却收到了在英国消费的信息,后经向儿子求证,信用卡是被盗刷了。
而在一年之后,这笔在英国被盗刷的钱居然神奇般地被银行“还”回来了。
因为儿子在美国留学,所以南京市民王先生给孩子办了一张信用卡。为了知道孩子使用信用卡的情况,王先生开通了与手机的绑定提醒业务。
去年9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夜里王先生突然收到了手机短信,连续显示了三条儿子的银行信用卡消费信息,让他不安的是上面所显示的消费地点竟然是英国。
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打电话向儿子求证。在美国校园内上课的儿子告诉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去过英国。而据儿子的推测,可能自己的信用卡在美国大学城内超市消费时被泄露了,因为他的大学同学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挂下儿子电话后,王先生随即就拨通了银行的电话立即对信用卡进行挂失,以防止继续被盗刷。隔了大概一个月之后,信用卡所在银行的争议处理中心和王先生进行了联络,让他填写了《客户争议表格》,并向银行提供了儿子信用卡正反面、护照、美国签证和赴美出入境记录的复印件。
然而,仅仅在十天之后,王先生却接到了信用卡中心寄来的欠款缴费单,而上面的欠款项目就是那三笔自己没有刷过的消费欠款,共计478.99英镑(折合人民币4000多元)。
事发后的三个月,有些不抱追款希望的王先生突然接到了银行争议处理中心的电话,对方向他提供了刷卡人在英国消费的签名单据。
“我当时就发现了问题,因为在签名栏中所签注的是十分潦草的字母,根本就不是儿子的签名。”王先生随即向银行方面提出异议。
虽然签证已经显示儿子没有去过英国,且信用卡消费单上的签名也是假冒的。但王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当时自己还是觉得无助,因为总不能去英国的商家找他们去追钱吧。所以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不断地跟信用卡发卡银行交涉。但在接下去的数月中,银行的答复始终是在处理中。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6月中旬,王先生再次接到银行风险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电话,要他提供报警记录。王先生说,由于事发当时只考虑和银行沟通处理,既未在美国当地报警,又未在南京报警。于是他就试着到当时办卡银行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报警,随后派出所出具了一份《接处警工作登记表》。
三个月后,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今年9月初,王先生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信用卡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给他打来的电话,告知他去年9月28日信用卡副卡在英国被复制盗刷的478.99英镑已全额返还。
历经一年之后,王先生在英国被盗刷的英镑最终被如数讨回。
事隔一年之后,在英国被盗刷的英镑究竟是如何被追回来的,这笔钱能追回来究竟要靠什么“证据”才行,持卡人如何防范银行卡盗刷呢?
王先生所在银行的争议处理中心对此进行了解答。
追问1 为何能追回国外盗刷的钱?
要点:及时挂失、规范签名、报案记录
银行卡消费涉及顾客、银行和支付方三方面。在此次争议处理中,王先生的证据保全工作做得非常好。
首先持卡人办理了与信用卡捆绑的短信通知,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信用卡的消费信息,得以迅速避免被盗刷金额的增加。
其次持卡人的迅速挂失行为也处理得当,其在盗刷后的十分钟之内向银行通报了被盗刷了信息,使得银行可以及时掌握被盗刷信用卡的信息。
再次持卡人的历次签名也非常规范,对盗刷者的盗版签名给予了有力的佐证,因为国外基本都是签名消费,通过与银行卡背签对比来验证刷卡人的身份。另外,在此次争议中,持卡人的签证记录和报警记录也非常有用,在报警的时候要讲清楚几个关键要素:时间、地点、人、被盗刷了多少钱、何时接到短信告知的、是否已经挂失。
追问2 为何维权要耗费一年时间?
要点:证据链完整,最终动用了风险保证金
虽然王先生的证据相对充足,然而在采访中王先生还是对银行的追款效率提出了看法。对此银行方面在表示将提高争议处理效益的同时,也坦言这种跨国追款难度确实挺大的,而且他们也是动用了“银行风险保证金”提前给王先生支取赔偿金的。
银行表示由于取证很难,其实要从不法分子手中追回失款困难重重,尤其案例中是跨国消费,王先生通过出入境记录向银行提供证据,身在美国的儿子不可能在英国消费。银行证实,为保护客户权益,他们启用了“风险保证金”,由银行承担损失即王先生被盗刷的金额。“风险保证金”是银行为规避风险准备的资金,因此持卡人在遭遇盗刷后应该积极主动维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