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和上班一族不一样,无论是出于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的角度,还是出于减轻经济和心理负担的需求,尽可能不要去选择消费贷款,“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没酒喝凉水”这种事情还是少干或者不干为妙。
手机要用iphone6、相机要买单反、电脑需要超薄……如今很多大学生觉得不具备这样的行头很没面子,于是,各类打着“只要学生证和身份证就能办理分期贷款”的p2p网贷平台出现了。据统计,近四成大学生的分期借贷资金来源于p2p网贷平台,他们以“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低门槛消费信贷”的方式,鼓励大学生高消费。
想买某一样东西,而手头有没有足够的现金,应该怎么办?消费贷款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等东西到手之后然后再按月或分期付款就行。在笔者看来,这种消费模式非常适合那些有固定收入的劳动者群体,不过,大学生群体要是选择这种消费模式应该慎之又慎或者直接拒绝。大学生虽然也是成年人,不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冒然选择贷款购物的方式不仅会增加自己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还有可能会给自己留下信用污点,再或者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非理性消费习惯。开学季马上就要到来,笔者不得不提醒一下大学生朋友:贷款有风险,下手须谨慎!
学生和上班一族不一样,无论是出于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的角度,还是出于减轻经济和心理负担的需求,尽可能不要去选择消费贷款,“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没酒喝凉水”这种事情还是少干或者不干为妙。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其一,大学生本人保持冷静,能够拒绝消费贷款所带来的诱惑;其二,家长加强疏导教育和劝阻,尽可能帮助孩子在消费贷款前保持一个冷静清醒的态度;其三,高校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及时向学生宣讲消费贷款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指望着学生、家长和高校的努力,就能彻底避免消费贷款会对大学生群体形成的潜在危害吗?那也未必,因为提供消费贷款业务的那些企业总能找到应对措施,而消费贷款本身所具备的吸引力也很难给予控制。既然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贷款业务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学生、家长和高校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必将受到很大限制,所以,要想真正从源头上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还得依靠完善顶层设计才行。因为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还款而背上信用污点等新闻的出现,中国银监会在2005年9月叫停了银行针对大学生办理信用卡的业务,此举当时在国内获得了公众尤其是诸多学生家长的支持,笔者认为,这个例子很值得参考借鉴。针对学生办理的消费贷款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少区别,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非理性消费的积极性,应该对其的发展严加控制。
允许甚至鼓励无固定收入群体使用消费贷款这种商业行为,严重违背了本应健康发展的商业伦理,对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也埋下了很多隐患。所以,笔者认为,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必须得拿出相应的手段来制约才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贷款还是尽快叫停算了,这种消费模式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