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威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更新“警示公告”,发布了“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冒用小额贷款公司信息开展金融诈骗活动的风险提示”。
该风险提示指出,该市存在手机应用冒充当地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信息,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等旗号,误导欺骗群众,开展非法放贷及金融诈骗活动。
这类金融诈骗套路,或通过提供低息贷款,诱导受骗者上钩,期间借口收取高额手续费、服务费、中介费等牟利;或通过发布虚假消息,以银行卡绑定有误等借口,要求受骗者提供更为详细的个人信息,以此实行诈骗。
如此做法,“侵害了群众的合法利益,给参与借贷的居民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伤害,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声誉和行业形象,扰乱了威海的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对此,风险提示的出现旨在向当地市民给予警示,告知广大市民有关非法放贷的严重性,以及当地合规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信息。
该风险提示科普,非法放贷指的是“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
从事非法放贷的金融机构特点有三。其一,无放贷资质,无持牌信息;其二,无风控管理,无抵押无担保;其三,常用“低息”表象隐藏“高息”。
常见的非法放贷形式为“现金贷”、“套路贷”。
就当地合规的小额贷款公司情况,目前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颁发许可证的小额贷款公司19家,均没有开展互联网小贷业务的资质,不能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
因此,威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请广大市民切实增强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发现非法借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