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央行降息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8 月26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 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分别调整为4.6%和1.75%,同时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显示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自9 月6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额外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额外下调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准备金率3 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预计投放流动性将达7000 亿元。
整体超出预期,彰显政策决心
降准在预期之内,今年以来降准均出现在外占数据大幅下降后不久,因此,7 月外占下降2500 亿的数据公布后市场对央行采取降准动作对冲资本流出的预期强烈。但降息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在当前CPI 不断上行的背景下,央行并未选择政策观望,而是果断采取降息措施,这显示了政府防范金融部门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决心,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
经济疲软催生双降
短期来看,7 月经济数据异常疲软,工业增加值增速仅6.0%,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当月同比仅9.88%,社消零同比10.5%,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这也使得通过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来刺激经济成为了必然。长期来看,在当前的两难境地之下,央行的核心目标依然在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当前实体经济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杠杆的去化,而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所扮演的角色远较财政政策重要。持续而温和的宽松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降低负债率,一方面能够使得实体经济部门有序地置换高息债务,减少未来的利息支出;另外一方面通过温和的通胀实现债务规模的相对缩减。
双降推动地方债置换
降息降准推动地方债务置换工作的顺利进行。自8 月7 日辽宁债流标以来,地方债发行进度较前期明显放缓,上周地方政府债发行仅645.59 亿元,较前周的1325.12 亿元大幅下降。同时,地方债各期限的中标倍数皆为下限水平1, 利率均到达投标上限,这也反映了单靠市场力量无力承接地方置换债务,必须依靠央行的流动性投放来确保债务置换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