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再加速,在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融业改革开放大潮中,青岛站上了“新风口”,疫情之下,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小微企业,保市场主体,稳就业,某种意义上就是保中小微企业。
今年以来,在“普惠金融”的大旗下,经过相关部门的力促,越来越多的岛城金融机构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探索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破题之术”,包括创新推出多款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有效拓展融资服务的覆盖面等。
截至6月末,青岛成为全省首个贷款和存款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其中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0314亿元,半年间贷款持续高位投放,除2月份外,其他五个月的月度贷款新增量均在300亿元以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半年之内新增额均超过千亿。
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贷款结构的优化更加印证了青岛金融业配置资源的高效,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
制造业的低迷一度让资本“敬而远之”,市场不景气也使得企业投资意愿降低,贷款需求不足。可今年以来,眼光敏锐的青岛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很多企业、平台慕名而来洽谈合作事宜,资本加持制造业的趋势也更加突出,上半年新增贷款中,156亿元流向了制造业,扭转了去年以来的制造业贷款下降趋势。
明确的是,“新风口”带来更多新机遇,被持续“加速跑”的青岛金融业一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