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的无约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冒险者。
P2P已然成为创业热潮,小贷、担保、信用评级、第三方理财、银行等各个玩家纷纷转入P2P。很多线下第三方财富也开始穿上P2P的外衣,希望借助P2P更快、更容易地融资。
由于P2P无监管,不少平台游走在金融的灰色地带,不受存贷比、资本金比例的限制,快速膨胀。日前,网贷之家发布的《2013中国网络借贷行业蓝皮书》也显示,近年来,中国P2P平台的贷款余额以平均每年5倍以上的速度增长。2013年的交易额是238亿元,截至2013年,P2P网贷几年累计的总体交易额达600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针对P2P的监管意见今年下半年将出台,其中,资金的托管是归第三方支付还是银行,尚未达成一致。而对于资金池、线下理财、资本金、IT能力等将会有更多的细致规定。这意味着,留给P2P平台借“自由空间”野蛮生长的时间已经不多。一些与监管层沟通密切的P2P平台已经开始着手让平台更合规,也开始准备未来的粮草。
2015年开始,P2P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竞争。人人贷创始合伙人杨一夫认为,“P2P需要找准各自的细分定位,并形成自己的数据闭环,未来才有足够的竞争力。”
比拼大数据
“银行涉足P2P大多数是为了切入小微贷款,将一些原本并不是自身的客户对接到P2P平台上来。”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银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对个人,而是将一些资源盘活。现在,银行的同质化竞争也非常激烈,而小微贷款还是蓝海,所以不少银行将目光盯住这些。
对B2C电商来说,切入P2P领域是水到渠成。因为,这些平台有自己的忠实C端用户,金融服务只是叠加在电商业务上的一种服务。这些平台不仅有机会做个人的消费信贷,并且,还可以对接供应商的业务资源,个人与企业。
这其中比较有机会的便是京东、唯品会、1号店、当当、苏宁等电商平台。唯品会有是一个尾货特卖平台,有自己的特殊客户群,其中大部分是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女性用户。她们往往是管着“钱袋子”,也有投资理财的需求。
据了解,不少P2P公司正在快速与各个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共同来开发贷款客户。P2P主要寻找投资人与资金来源,而合资公司借助产业企业提供的大数据对产业链上的借款方进行资质审核、风险把控、资金用途监管和贷后管理。
“P2P平台需要对数据进行非结构化的大数据储存,并着手分析。”一位P2P行业高管表示,现在,P2P的模式有多种,那些只是对资产端导流,而对资产端没有控制力的平台模式,未来,在传统小贷巨头、互联网巨头大规模进军P2P平台之后,就很可能被资源丰富、实力更强的巨头吞没。
杨一夫表示,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最大价值在于使用大数据技术,用新数据去做更精准的金融定价,建立风控模型。现有的金融定价体系是相对粗糙的,并不是对人本身进行风险定价。
“P2P行业已经结束了初始的兴奋期,将迎来拼内功与实力的阶段。”一位互联网金融人士认为,对独立的P2P企业来说,需要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资金端或者资产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能够带去低成本、高转化率的流量,或者说能够拥有稳固的自有流量;在资产端,需要找到低成本、高质量的优质项目。
风险控制
范忠民认为,P2P网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3点,一是互联网端的用户体验好不好。二是风险控制做得好不好,目前,P2P不少与小贷合作,需要进行二次风控。三是看团队能力,创业公司需要这些合作能力。
首先,用户体验主要包括UI设计、界面的人性化、互动性,以及适合用户的设计产品,来提升用户的复贷率。
对P2P平台来说,复贷率是提升客户量的关键。对个人来说,一生需要借款的次数有限;对个体户、小微企业主来说,企业的经营贷,每年的次数也很有限。这意味着,需要不断地激发并提升客户的复贷率,这样才有机会,给客户带来更多的借款。
对于复贷率,杨一夫解释道,随着整个网络征信体系的成熟,基于互联网的放款会越来越快,新兴用户将习惯使用P2P来解“燃眉之急”,需求包括结婚、装修、房贷、旅游、教育等等,而旅游等将有机会提高复贷率。
P2P最终玩的还是金融,风控更是核心中的核心。目前,一般情况下,P2P平台的分成模式大致如下:平台扣点1%-3%,担保是1%-2%,风险拨备是2%-3%,第三方支付是0.5%-1%,再加上给投资人的年化利率,这些是借贷者需要承担的年化利率。
现在,P2P平台初起,竞争激烈,许多平台还将平台的1%-3%的收益让给了合作伙伴。这意味着,如果真有风险,整个平台的风险拨备只有2%-3%,这需要风险控制在3%以下。
P2P平台目前大部分是债权产品,承诺收益,一旦线下的项目出了风险,那还是需要完成刚性兑付的。据了解,现在,不少P2P平台都出现坏账,自己垫资来给投资人收回本金,有一些平台的垫资额度超过千万,风险率大幅超过3%。
而对于风控,现在P2P的解决方式大部分是靠人来堆,走线下模式。未来,则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线上风控。
目前,P2P平台的风控大部分是在线下。因为现在整个国内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很多线下小贷没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征信。比如,人人贷90%的项目都是友信众业与其他小贷公司进行线下审核,目前,只有10%的项目是通过远程审核来完成。
据杨一夫介绍,那些拥有良好借款资质的客户,需要拥有央行出示的个人征信记录、身份证、房车、工资等各项证明,如果判断为信用良好,才会使用远程审核的方式。经过风控模型测算其偿债比,系统会给出一个推荐的借贷数额,用户可以在这个数额之内自由借贷。
杨一夫认为,实际上,中国的征信数据很多都是有价值、也是可信的,但是很多与征信相关的数据也处于分割状态。未来有机会,将这些数据整合,会很有价值。
而未来,随着央行征信中心、深圳鹏元、上海资信、安融惠众等第三方征信平台的成熟,以及P2P网贷对生态体系数据的收集,未来,互联网放贷的比例将会大幅提高。
对于团队建设,P2P则需要互联网、金融等跨界、复合型的人才组成。据了解,监管层或许会出台P2P行业需要几位银行多年从业经历以上的人员加入,方才可以上线的要求。这也是为了让P2P更符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