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是网贷发展的核心吗?发展普惠金融是近些年来党中央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此基础上,2016年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勾勒出我国普惠金融未来发展的路线图。而网贷平台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普惠金融是网贷发展的核心吗?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国内的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散、小、难的问题。
说其散,主要在于小微企业分散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生存状态不一;说其小,则是小微企业本身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很少有大型银行看上这样的客户;说其难,重点是指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由于小微企业多属于实体行业,往往因信息不对称而更加难以融资。换言之,他们是最亟需普惠金融雨露滋润的。
第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赋予普惠金融新的生命力和想象空间。
互联网金融可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弥补普惠金融发展的短板。普惠金融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成本和收益的不匹配,导致传统金融资源分配上的扭曲,将中小微企业排除在主流金融市场之外。互联网平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了资金融通效率,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局限,能够通过整合大众、小额资金需求形成规模优势,这与普惠金融的发展内核是相契合的。
互联网金融借助技术与机制优势,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宽度。互联网信息化传播的特性打破了传统金融受制于物理网点的局限,可以从广度上渗透到任何网络普及的区域,使金融资源的跨界快速流动成为可能。从宽度来看,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其小额、大众、平民、长尾化的特性具备了明显的普惠特性。
第三、金融抑制和金融制度外生供给性安排是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显著特征。
一方面,传统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没有摆脱粗放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金融业改革遵循外生供给型的发展路径,形成了“中央金融垄断、地方金融压抑、民间金融孱弱”的发展格局。导致地方和基层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供给和监管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造成内生需求型的民间金融高度压抑。这造成融资市场上出现两大怪象:一是银行系统有高达100万亿元的存款资源,而小微企业和民间借贷市场高达20万亿元的资金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二是国家规定了较低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而高利贷市场的利率水平却居高不下。其原因,就是国内金融市场化不足。
2013年以来,代表金融供求内生力量的民间金融在压抑多年之后爆发,包括网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迅速崛起,服务了部分被传统金融暂时定义为 “较高风险”的群体,客观实现了普惠金融所呈现出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总之,互联网金融天然的“广泛性”,是践行普惠金融进而实现我国金融发展方向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