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山东两家正常经营的企业由于个别银行抽贷出现资金危机,引发了山东物资系统的一场金融风暴,导致11家银行深陷困境,不得不向政府“求救”;目前三方已达成协议:保障企业的平稳过渡、正常经营,不抽贷不断贷,企业的还款态度很积极。
5月19日,我们获悉的一份材料显示,三家企业由于互保代偿问题,引起资金链紧张,导致多家银行信贷业务出现逾期、垫款,短期内事态迅速扩大,对众多银行及金融机构造成了巨大压力,亦引起各银行总行的高度关注。
材料显示,此次互保危机涉及的敞口金额超40亿元,28个金融机构牵涉其中。其中,敞口金额最多的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共涉及贷款9亿余元;其次或为民生银行,该行济南分行和青岛分行或计4.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5月22日,被证监会获批挂牌新三板的齐鲁银行也涉及敞口金额近3.6亿元,为第三大债权银行。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齐鲁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1.72%,而2013年年底的数字仅为0.96%。对于上述敞口金额在2014年年报中如何归类,齐鲁银行并未正面回复。
由于事情的紧迫性,山东省政府曾召集过多次会议,试图解决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比如,去年12月26日,该省供销社召开了化解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山东农资”)和山东省棉麻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棉麻”)流动性风险会议,安排两个副主任负责、指导两个企业管理瘦身、资产瘦身,尽快帮助企业化解风险,恢复正常经营。
5月22日,山东农资办公室负责人林先生也证实了上述信息,“目前各方正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但涉及资本运作问题,还是挺复杂的。”
“山东省物资系统的三家企业资质还是挺好的,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并不是经营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个别银行抽贷断贷造成的。”5月21日,涉事的齐鲁银行办公室主任吴刚表示,由银行、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三方组成的债权人联席会已经达成了一个协议:保障企业的平稳过渡、正常经营,不抽贷不断贷,企业的还款态度很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