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是继P2P、校园贷之后,又一兴起的互金领域。而风控是现金贷平台发展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金融机构的的核心竞争力是风控。现金贷平台若想长久经营,必须在风控手段上有所突破,低成本、高效率的非人工风控才有可能胜出。那么现金贷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发展呢?
现金贷 首先,应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差异化定价。现金贷的差异化定价的实质是对各个贷款申请人的信用及欺诈风险作精确定价。目前各个现金贷平台的定价标准都过于单一,基本采用利率加杂费的方式,也就是简单的高收益覆盖高风险。若通过提高利率来应对风险,只会进一步驱走低风险的优质客户,因此最终陷入恶性循环。而精确定价下的定制化小额贷款需求可能会成为平台的亮点。
大数据风控模型的构建为差异化定价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以大量的网络行为数据、用户交易数据、第三方数据、合作方数据等为基础,风控模型能够为每一位贷款申请者创建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行为特征、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维度数据画像。凭借着这些维度特征和大量历史贷款记录,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真实性校验,前置性判断用户的还款能力(经济实力)和还款意愿(道德风险),针对不同贷款人、不同额度、不同期限的差异化定价策略将成为现实。
其次,应重点突破反欺诈和多头借贷。
现金贷自身的受众群体(中低收入、征信白户)决定了其风控理念和风控体系必然有别于传统的个人信贷风控,大数据技术便是提高现金贷风控水平的必经之路。针对反欺诈,通过自建大数据风控模型与第三方反欺诈公司合作降低欺诈事件的发生率。针对多头借贷,现金贷平台通过获取更多外部数据了解用户的历史信贷记录,并通过大数据系统对其历史逾期情况进行二次校验。具体来说:
一是加大力度建设基础征信体系,加强征信资源共享,类似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网联”,帮助现金贷平台有效实现反欺诈、多头贷款识别和信用不良用户的识别,提升行业整体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共享黑名单,现金贷平台自建联盟组织,共享平台或者其他合作机构积累的有过欺诈行为的借款人信息列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欺诈行为的发生。
三是实现贷款申请数据的共享。现金贷平台在第三方征信机构针对每一笔贷款申请记录作查询时,势必会留下大量贷款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这部分信息经过查询异常检测算法的过滤以后就会形成一个可靠的多头借贷数据库。
现金贷 再次,应利用资产证券化创新资金渠道。经营成本大是导致利息高的主要原因,现金贷平台应拓宽资金来源,对于降低资金成本也是有极大帮助,例如平台通过发行ABS等途径获取便宜的资金,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是摆脱资本金约束。资金来源是约束现金贷平台扩张业务的主要因素,通过发行ABS,可以优化现金贷公司资产负债表,并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间接提高现金贷杠杆,从而大幅提升公司利润。
二是实现风险隔离。平台通过打包拟证券化资产,介入律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将其有关的权益和风险或控制权一并转移给SPV,使SPV获得对资产的合法权利,使得主体风险得以隔离。
三是“穿透”跟踪底层资产。通过ABS系统,自动化跟踪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对资产包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并且与其他资产包同期表现进行对比。投资人认购ABS份额后即可跟踪底层资产的履约情况。
最后,还应保证平台合法合规。
2017年4月1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把“现金贷”纳入整治范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并提出严格执行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即36%)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另外,《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下发,各地监管部分也由此开始启动现金贷风险排查。现金贷平台的合规运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对现金贷利率封顶。如上海黄浦区金融办要求现金贷利率不得超过36%。不得收取砍头息、服务费不能在本金中扣除。
二是反暴力催收。现金贷平台需要立即开展避免暴力等非法催收、保护客户隐私、出借资金来源合法,与P2P端做明确切割等自查自纠工作。
三是加强行业立法和监管。包括建立准入制度,如在工商登记环节明确“现金贷”的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要求,确立行业从业者的合法地位;建立适当的行业规范,对贷款利率、多头借贷、滚动续贷等突出问题进行限制。
在行业洗牌的背后,是现金贷平台优胜劣汰的努力。如何保证合规性,如何获取低成本的资金,如何以技术替代人力,如何在风控成本和坏账率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平台未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