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发行的规模和数量一直在下降,甚至出现某艺术品信托基金产品到期还本零收益,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中国的艺术品信托存在哪些困境呢?
我国艺术品信托存在的困境:
1、中国艺术品市场低迷影响基金按预期收益的退出。
艺术品基金大都遵循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商业模式。基金管理人将多件有升值潜质的艺术品组合在一起,以不公开宣传的方式,面向高净值的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在到期时,艺术品基金大多是通过拍卖行拍卖退出,然后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
2、艺术品投资专业性强,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信托公司发行产品动力不足。
艺术品的鉴定和估值专业性门槛较高,经常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艺术品品类繁多,专业性强,流动性较差,风险较大,金融机构需要依赖艺术品市场专业人士的判断。利益的驱动还可能出现道德风险的问题。
艺术品基金运营模式与一般的信托产品不同,成本费用较高。除了基金的管理费、托管费等外,还有艺术品咨询遴选、鉴定估值、保管保险、宣传推广和拍卖佣金等费用。艺术品信托基金产品除了要支付投资者与其他信托产品相似的收益率外,还要覆盖较高的成本,可以看出艺术品基金回报率要超出常规项目很多才能达到要求。因此,艺术品基金一般需要较长的持有和运作时间才能够分摊和覆盖成本,艺术家的成长也需要时间,在短期内让艺术品快速升值的压力会非常大。
3、艺术品投资的标的和规模大多无法复制,艺术品市场周期难以预料,产品到期必须要退出。
非标准化的艺术品很难作为金融机构的常规业务批量复制。即使是同一位艺术家,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水准、风格等方面会有明显的差异,这幅作品很受市场青睐,而另一幅作品可能就没有升值潜质。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期内,上次投资成功模式并不意味着这次还能成功。进一步说,宏观环境、艺术品本身的特征和艺术品的经历和宣传推广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艺术品的价格。而艺术品基金募集期和运营期都是刚性的,艺术品市场周期运行难以控制,如果到期艺术品市场行情不好,艺术品按预期顺利退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