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家庭理财案例分析
黎先生今年40岁,太太35岁,他们有一个14岁女儿刚上高中。黎先生在深圳一家物流企业做技术工程师,年收入8万元,以现在的职位及公司的发展前景看,黎先生觉得在退休前的时间里基本上应该可以保持这个收入水平,不会有什么增长也不会下降。
黎太太则在一家私营房地产公司做会计,年收入约5万元。
黎先生夫妇在五年前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住房,购买时每平方米8000元,当时向银行申请了一笔八成二十年期贷款。买这套新房时付首期款和装修基本上花光了前些年的全部积蓄。
这几年积蓄的约20万元又全部留给了女儿用作将来大学期间的费用。黎先生觉得现在女儿的大学教育基本上安排妥当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留给女儿用作大学的教育开支,除了一套房子外已经没有钱了,而且这套房产两口子还打算离世后作为遗产送给女儿。
最近,黎先生的一些同事纷纷退休,黎先生与太太合计,现在也40岁了,转眼再过十几年就该退休了,现在女儿长大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完成了,也该为自己的退休养老生活作作打算了,毕竟以后指望女儿养老不太现实: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一般小两口连自己都难养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都很艰难,还要培养下一代,哪有能力赡养双方的四位老人呢?
因此,黎先生觉得还得靠自己早做准备,将来老两口退休后靠自己的积累过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晚年。再说了,现在都40岁了,奋斗了十几年,攒的钱基本上就用在日常生活、女儿教育和这套房子上了,没有一分钱的积蓄,现在不再打算积累点养老费用,转眼到退休时仍然两手空空,那时候再着急可就没办法了。
因此,黎先生向理财师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并希望理财师能为他们夫妇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退休养老方案。理财师经过与黎先生夫妇的交流沟通,了解到以下一些情况:
黎先生夫妇的退休理财规划建议
一、黎先生夫妇在退休时要准备的退休准备金总额
退休基本生活费用缺口:963020元;
终老身后准备费用:17595元;
日常医疗保障准备费用:354004元;
旅游专项准备费用:377419元;
退休期间医疗费用的自负额:149132元,五项合计为1861170元。
也就是说,黎先生要从40岁开始,采取积蓄、定期定额投资等方式,实现20年后退休时拥有一笔总额为1861170元的退休储备资金,才能确保夫妇俩能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那么,黎先生夫妇要想在60岁退休时拥有该笔退休补充养老专项基金,对于到目前还是没有什么积蓄的夫妇俩来说,就要靠退休前的20年从工资中节余出来。
二、方案一:每月强制储蓄方案
假设黎先生夫妇每个月在月末发放工资后,从工资中节省一笔钱,存银行定期,那么要想在退休时拥有186万,他们每个月的强制储蓄额为6448元,差不多是两人目前每月基本工资的一半多,相当于将黎太太的全部收入用来储备两人的退休基金,而黎先生的收入用于应付日常生活,对夫妇俩的日常生活没有太严重的影响。
但是,黎先生夫妇每年收入扣减基本生活开支和养老定期储蓄后的余额是(4400×12+4×10000+10000)-6448×12=25424元,再扣除每年每人缴纳1万元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和年付房贷本息后,就没有任何结资金了。
三、方案二:定期定额投资债券型开放式基金方案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都习惯通过强制储蓄的方式筹集养老费用,但是由于储蓄的收益率太低,连通胀都无法对抗,更谈不上有较高的收益减轻储蓄的压力了。
由于黎先生现在正处中年,女儿已经长大,家庭也没有什么负担了,工作生活都很稳定,可以承受一定的风险。
因此,建议黎先生采取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每个月从工资中取一部分钱购买一只年均回报为4%的债券型开放式基金,那么,要在退休时拥有186万的退休补充储备金,每个月投入的资金为5074元。
这样,黎先生夫妇的家庭月收入余额为:月均收入余额为12733元,每月定期定额投资基金5074元,每月扣缴社保费4400×(2%+8%)+3000×(2%+8%)=720元,每个月基本生活开支为4490元,每人月均购买大病与意外保险支出800元(两人合计1600元),正好将资金用完。
四、方案三:组合投资方案
养老储备投资不能激进,要以稳健为主,如果黎先生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考虑购买年均回报6%的指数型基金,或者购买一个年均回报5%的组合基金(10%货币型基金、30%指数基金、40%债券型基金、20%股票型基金),则月均投资额为4528元。
这样,由于有较高的投资回报,黎先生要储备同样的退休基金,每个月定期定额的投资额就更低了,负担就更轻了,黎先生完全可以在准备足够的退休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在的生活品质。
五、其他新型养老金融手段
(1) 银行退休养老信托:退休前以储蓄方式定期定额累积存入,由银行设立投资信托进行运作和管理,退休后再向银行定期定额赎回。
(2) 保险公司变额万能投资型保单:退休前向保险公司定期定额投入,退休后定期定额赎回,并提供综合性的医疗和意外保障。
(3) 银行反向赎楼:退休前为供楼而工作,退休时完成供楼,退休反向将该楼抵押给银行,每月定额获得一笔资金,去世后楼款用完,房屋由银行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