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11年至今,央行共发行 271 张支付牌照,其中 23 张被注销,市场目前剩 248张支付牌照。最近央行官网有出相关公告,个别几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再被续期开展业务。可见,监管已经变得非常严格。从支付牌照的收紧、及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小额便捷定位,以及备付金和费率的规范,可以看到监管层加大力度对此前行业乱象进行整顿的同时,而对二维码支付的开闸,也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那么未来,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1)监管继续趋严,第三方支付回归支付通道本质,只能做小额、合规的业务,受到网联监控
政策已经明确了第三方支付的地位,作为中国支付体系的补充,定位小额、便捷业务。网联的面世,使得第三方支付被强监管。17年初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也使得资金更有保障。
2)第三方支付牌照继续限制,国内市场上收购潮继续涌现
在央行收紧牌照后并采取严格续展工作后,市场上目前有 248张支付牌照支付牌照。从13年底开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收购和转让已经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目前我们熟知的小米、恒大、唯品会等的支付牌照都是通过收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取。主要目的是为自己产业内的业务提供便利,同时进行输出,掌握更多的大数据源。但由于价格不菲,并且有无法续展的风险,预计未来几年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或被大型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企业收购,收购潮继续涌现。
3)移动端支付继续竞争炙热,走向盈利并不容易,继续抢占市场份额
尽管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财付通)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但这几年财付通占据了不少支付宝的份额,而随着银联“云闪付”的推出,移动端支付竞争更为激烈,市场份额占比或会将继续改变。尽管目前支付宝和财付通都开始了转账收费,但也影响了用户体验,盈利也不容易。未来,场景和产品的用户体验非常重要,目前支付宝的绝对市场份额是否能继续保持也有待观察。此外,在费率改革后,对中小支付机构也有利。
4)布局海外市场,金融科技出海继续成为热潮
根据公开报道,支付宝早在2007 年就开始布局海外。作为第一个获得跨境在线支付牌照的支付平台,已在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 33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线下商户门店,范围涵盖餐饮、超市、百货等几乎所有消费场景,并和香港地区及六个国家的合作伙伴一起,为当地人打造“本地版支付宝”。此外,腾讯的财付通2012年也开始走出国门。可见,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普及率极高,大型三方支付公司出海是必然,主要通过并购和参股方式实现。中小型公司可能也会在细分市场和领域布局,主要通过设立当地新公司并获取牌照实现。随着国内已有成熟的产品和模式,以及境外电商、国人出国旅游和留学等的推动,预计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未来将覆盖更多海外的市场。